李鴻章率淮軍赴上海和太平軍作戰時,由于對手李秀成部已經裝備了不少西式武器,加上在上海和洋人的交往,使得他日益感受到西式武器的威力,于是大量購買洋槍洋炮裝備淮軍。
由于外購武器不僅價格昂貴,而且當時沒有穩定的供貨渠道,購買時常常時續時斷,李鴻章就有意仿制西式武器。
此時在淮軍中擔任炮隊教習、軍醫出身的英國人馬格里有意顯示自身價值,也向李鴻章提出從西方購買彈藥價格過于昂貴,建議進行仿造。為了證明自己建議的可行性,馬格里利用手頭現有的銼刀、錘子等簡陋工具制造了一顆炮彈和引信。
李鴻章對馬格里自制的炮彈進行反復查驗、對比,確認質量可靠以后,立即命直隸州知州劉佐禹配合馬格里,在上海松江城外淮軍駐地附近的一所廟宇中創辦了上海洋炮局,開始了制造彈藥的工作,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兵工廠。
上海洋炮局開始只能夠生產一些彈藥,產量也很有限,只能滿足淮軍部分需要,李鴻章還是不得不大量從洋人手中購買武器彈藥才能滿足作戰所需。之后隨著設備和人員的不斷增加,上海洋炮局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也日益增加。
等到李鴻章將上海洋炮局遷到蘇州,更名為“蘇州洋炮局”時,通過擴招工人加上從阿思本艦隊購買的車床機器,此時蘇州洋炮局不僅能夠生產開花炮彈,還能夠生產自來火槍、田雞炮等武器。
蘇州洋炮局后來一分為二,一部并入江南制造局,一部則并入了金陵制造局。此外清廷派遣八旗火器營的護軍參領薩勒哈春等人前往蘇州洋炮局進行學習,之后返回北方,為天津機器局的創辦打下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