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歐亞陸橋”的伊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3世紀的時候,蒙古大軍途經此地,并在這里建立起了一個汗國。而這個汗國首任統治者正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孫子,他的后裔統治伊朗高原將近百年的時間,對東西方的經濟、文化往來產生了重要影響。那么,這個由蒙古人建立的汗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率軍西征
面對能征善戰的蒙古大軍,伊朗高原上的政權根本無法抵擋,紛紛敗下陣來。不過,蒙古并未在這里建立起穩固的統治,直到蒙哥即位后,才設置“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治所位于今伊朗馬什哈德附近。此時的伊朗高原上,仍然有許多獨立的小政權,并不服從蒙古人的管轄,甚至還派人進行刺殺活動。
蒙哥積極籌劃新的征服計劃,他將對付南宋的事情交給弟弟忽必烈,而西征的任務則交給了另一個弟弟旭烈兀。1252年7月,旭烈兀任命怯的不花為前鋒,率軍先行,而他在1253年10月也踏上了西征的道路。蒙古大軍在伊朗高原上接連取得勝利,并滅掉了位于今伊朗馬贊德蘭的木剌夷國,將這個以刺殺聞名的組織一舉端掉。
二、伊爾汗國
接著旭烈兀又在1258年兵臨巴格達城下,滅掉了阿拔斯王朝。之后,旭烈兀又揮師進入敘利亞,并占領了大馬士革。可就在這個時候,東方傳來消息,蒙哥在攻打南宋時重傷而死。旭烈兀立即率軍東返,在今伊朗境內見到了兄長忽必烈的使者。忽必烈承諾,“從質渾河岸到密昔兒的大門,蒙古軍隊和大食人地區,應由你旭烈兀掌管”。
于是,旭烈兀決定支持忽必烈,并在伊朗高原上建立起了屬于他的汗國,即伊爾汗國。1264年,取得內戰勝利的忽必烈下旨,正式冊封旭烈兀為“統治阿姆河直至敘利亞和密昔兒間疆土之王”。此時的旭烈兀經過數年的經營,已經將波斯境內的割據勢力全部清除,使其成為伊爾汗國統治的核心區域。
三、百年統治
1265年,48歲的旭烈兀病死,其子阿八哈在得到忽必烈的冊封后,成為伊爾汗國的第二任統治者。伊爾汗國與元朝的關系十分密切,雙方使者往來不斷,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技術的交流。不過由于伊爾汗國也采取了蒙古式的分封制,結果導致汗國內部紛爭內亂不斷,甚至出現篡位成功的現象。
1295年,阿八哈的孫子合贊起兵,攻殺了當時汗國的統治者拜都,取得了伊利汗位。合贊汗是一位優秀的統治者,他在位時期推行各項改革,推動了伊爾汗國的發展,堪稱是中興之主。不過,合贊汗在位的時期很短,于1304年病死,年僅34歲。之后的伊爾汗國又是紛爭不斷,最終在1357年左右徹底終結。如今生活在伊朗以及中亞地區的哈扎拉人即當年西征的蒙古人之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