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50萬億的大水一下子涌入市場,A 股和樓市會不會飛起來?我們普通人該如何應對?
最近,國內某大行的年報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的消息。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有51.12萬億的銀行定期存款要到期了。
50萬億是什么概念?是全國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是中央政府今年國債發行總量的4倍。目前A股的市值大概是在10萬億,樓市的市值預估是在300萬億。
可以這么說,這50萬億一旦全部涌入市場,哪個池子都會飛起來。但是如果不能正確的引導,那么這些資金可能重回銀行繼續存起來,也可能會流向國外給別人做嫁衣。
所以24號國內六部門下發了一份文件,叫《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如果你銀行存款馬上要到期,一定要多看幾遍。
在這個意見里,有三句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和我們的錢包強相關。
那么第一句話,規范居民投資理財業務,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就是鼓勵居民通過財產性增收。但是投資理財的方式和渠道是要規范的,不能瞎搞亂搞。
第二句話是創新適應家庭財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產品。居民為什么喜歡把錢存銀行?因為可供家庭選擇的金融產品有但不多,所以得繼續增加,往哪個方向增加呢?就是積極發展股權融資。這句話就是告訴大家,要加大債券的融資了。
那么大家如果把這三句話穿起來看,就能看明白這個資金池子里面有股票、債券、保險信托,可供你選擇的種類有很多,而且還會有不少是我們之前聞所未聞的。
那么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還是有點懵。那我們再把前段的兩個政策穿起來。一個是允許在港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照政策的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不是意味著在港股上市的國內巨頭們,可以在A股再IPO一次,包括回流的中概股也有可能。
如果這些巨頭真的在A股再上市,那么一個騰訊、一個阿里,分別吃個幾萬億的資金不過分吧。
除了這些已經上市的巨頭們,國內可還是有一大批科技類的獨角獸在嗷嗷等著上市。比如以語數科技為代表的杭州劉小龍。目前這些企業在國內上市可是有點困難,但是在港股、美股上市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所以前幾天陸家嘴的金融論壇上就提出了,要在科創板上設置科創成長股,適用于這些目前雖然沒有盈利,甚至還在虧損,但是成長潛力巨大,未來可能會成為全球巨頭的科技型企業。
說到這里,你明白了嗎?這就是資金池子里的東西,東西多還不錯,不僅有利可圖,而且還是合理可為掙錢,大家看懂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