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眼看著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的子女死在自己前面,對于一個老人而言,這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無疑是精神和生理上的雙重打擊。
那么在大明王朝的歷史上,有多少位皇帝經歷過這樣的痛苦呢?雖然說皇家無親情,但大明天子對不同兒子去世所作出的不同反應,倒頗有些可玩味之處,我們不妨來看看。
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加入郭子興率領的濠州紅巾軍,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吳二年(公元1368年)于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即皇帝位,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謚曰“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
太祖朱元璋劇照
太祖皇帝共二十六子,其中第九子趙王朱杞早夭,其余在他駕崩前去世的皇子共有五人,按去世時間排序分別為:魯荒王朱檀、潭王朱梓、懿文皇太子朱標、秦愍王朱樉、晉恭王朱棡。
- 魯荒王朱檀
朱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魯王,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冊開國元勛信國公湯和之女為魯王妃,當年之國兗州府。
雖然被《明史》稱贊為“好文禮士,善詩歌”,但朱檀和王妃湯氏一起,在封國內大肆搜捕男童,然后割取他們的命根子作為藥引用來煉丹。此事暴露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賜死了湯氏,又對朱檀施以髡刑(即剃光頭發和胡須)。
九旒冕:魯荒王墓出土文物
然而朱檀不思悔改,他繼續服食著金石丹藥,先是毒性發作弄瞎了眼睛,最后更是在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二月毒發身死,年僅二十歲。
身為洪武朝第一個去世的成年皇子,朱檀的死讓禮部很是手忙腳亂了一陣子,因為他們要查典故來制定喪葬制度。然而最重要的謚號,還需要朱元璋本人拍板。老朱沉吟許久,最終決定實事求是,按照兒子的生平所作所為,賜謚曰荒。謚法“好樂怠政”曰“荒”,一個十足的惡謚。
嗚呼!父子,天性也。謚法,公議也。朕于爾親雖父子,詎得以私恩廢公義?今特謚爾曰荒,昭示冥漠,用戒方來。—《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八》
魯荒王墓
- 潭王朱梓
朱梓,太祖第八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潭王,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冊前軍都督僉事于顯之女為潭王妃,當年之國長沙府。
和弟弟魯荒王相比,潭王的荒唐程度不遑多讓,他在封國之中擅殺府中官員,又淫戲無度,以至于被父皇召回南京之時驚懼交加,和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
潭王的死頗有蹊蹺,有說他老岳父是胡惟庸余黨,因此受到牽連。更有甚者,稱朱梓其實是元末大漢皇帝陳友諒的遺腹子,因打算起兵為父報仇這才遇難,完全無視其在陳友諒死后六年才出生的事實。
歸國發兵反,高皇遣太傅徐達之子討之。潭王堅閉城門,抱其幼兒繞城上行,取銅牌書其上云:寧見閻王,不見賊王。因擲于城外,遂舉火闔宮盡焚,攜其子投隍塹而死。—《皇明紀略卷下》
潭王之母劇照
無論如何,潭王死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三月,年僅二十二歲,且朱元璋并未賜謚。
- 懿文皇太子朱標
朱標,太祖長子,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冊為皇太子,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冊開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女為皇太子妃。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六月,朱元璋命朱標“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目的是讓他“練習國政”。當時大小政事都要“先啟皇太子處分,然后奏聞”,換句話說,朱標已經成為了大明王朝的常務副皇帝。
朱標劇照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八月,朱標奉旨巡撫陜西,目的是為了考察西安是否適合作為國都。然而太子在十一月底回到南京后,隨即一病不起。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朱標去世,終年三十八歲。當年八月祔葬于孝陵之東,謚曰“懿文”。此前的魯王、潭王都死在封國,唯有朱標是在朱元璋面前去世。對這個傾注了一生心血的嫡長子之死,老朱內心的痛苦自不待言。在為兒子服齊衰十二日之后,禮部請皇帝除服,老朱痛哭流涕不愿遵循禮法。
上以皇太子之服當除而弗忍,禮官以為言。上曰:“父子之恩,本乎天性。存下之感,切于至情。朕非不欲俯從眾議,但衷心哀悼,不能遽忘耳。”—《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十七》
懿文陵復原圖
- 秦愍王朱樉
朱樉,太祖次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秦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冊北元名將王保保之妹為秦王妃,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之國西安府。
這位秦王殿下偏愛次妃鄧氏,以至于寵妾滅妻,對王氏百般虐待,終于惹得朱元璋龍顏大怒,直接賜死了鄧氏。說起來鄧氏也是悲催,她是開國六公爵之一衛國公鄧愈的嫡長女,不知出于何種考慮,竟然只做了次妃。
鄧氏死后,朱樉更是自暴自棄,虧得太子回京之后極力開解,朱元璋才沒有將其廢黜。然而此后的朱樉毫無悔過自新的念頭,終于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三月被府中老婦毒死,終年四十歲,謚曰愍。
朱樉劇照
然而秦王雖死,老父親朱元璋卻在震驚之余怒氣填膺,親筆寫了一篇震爍古今的祝文,里面逐條開列了朱樉在世時的種種罪惡行徑,簡直稱得上是一篇討罪檄文。
今將諭祭秦王祝文,開寫于后:“朕有天下,封建諸子,期在藩屏帝室。爾樉,年次東宮,首封于秦。自爾之國,并無善稱。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內,貽怒于天。屢嘗教責,終不省悟,致殞厥身。爾雖死矣,余辜顯然。特將爾存日所造罪惡,列款昭諭,爾其聽之。”—《太祖皇帝欽錄》
- 晉恭王朱棡
朱棡,太祖第三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晉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冊晉王左傳謝成之女為晉王妃,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之國太原府。
《明史》稱朱棡“修目美髯,顧盼有威,多智數”,他也的確在洪武朝末期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朱元璋發動“藍玉案”之時,不少藍黨骨干就是在山西境內被晉王府護衛抓捕。
錦衣衛百戶郝進傳奉圣旨:“藍總兵通著府軍前衛指揮、千戶、百戶、總旗、小旗造反,凌遲了。著王那里差的當人,同郝進去將會寧侯并他的兒子都凌遲了。家人成丁的也廢了,婦女與晉府配軍。馬疋匹多時牽兩三疋回來,其余的交在晉府。家財解來京城來。東勝軍馬多,好生機密,著那里不要出號令。欽此。”—《太祖皇帝欽錄》
朱棡劇照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朱棡去世,終年四十一歲,謚曰恭。三個月后,朱元璋駕崩。若是這位晉恭王不死,他的四弟燕王朱棣恐怕還不敢造反。
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太祖朱元璋七世孫,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即位,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駕崩,享年六十歲,謚曰“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
- 莊敬皇太子朱載壡
朱載壡,世宗次子,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冊為皇太子。當時皇帝正準備前往出生地承天府(今湖北鐘祥)南巡,特意下詔令皇太子監國。
賜留守大學士顧鼎臣敕曰:“朕茲巡幸承天,恭視顯陵。車駕往回,動歷數月。昨已冊立東宮,命之監國。特留卿贊輔,協同文武重臣居守。內自禁掖,外而都城,遠及邊陲,并大小有司庶務,悉以付卿。卿宜遵承朕命,應啟請者擬請令旨施行,應聞奏者馳奏行在定奪。其有密切緊重事情,宜用欽賜印記來聞。卿講幄舊臣,久懷經濟,朕茲重寄,宜欽承之。”—《明世宗實錄卷二百二十一》
承天府顯陵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三月十五日,皇太子朱載壡正式行冠禮。太傅兼太子太傅、駙馬都尉、京山侯崔元持節掌冠,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大學士嚴嵩贊冠,禮部尚書徐階宣敕戒。次日,文武百官來到奉天門前行五拜三叩頭禮,慶賀冠禮順利完成。
三月十七日清晨,朱載壡突然發病,在太醫診治無效之后,朝北面拜了一拜,然后說了三個字: “兒去矣”隨即去世,終年十四歲,謚曰“莊敬”。
- 景恭王朱載圳
朱載圳,世宗第四子,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封景王。莊敬太子薨逝之后,世宗遲遲未曾冊立新太子。當時朝野分為兩派,分別擁立皇第三子裕王朱載坖以及景王朱載圳。直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皇帝這才通知內閣首輔嚴嵩,讓他安排景王之國事宜。
是時上春秋高,國本未建。二王并居外邸,形跡相儗。景王母妃在上左右,又行奧援。雖天意圣心自有攸屬,而群情恫疑,皇皇靡定。奸邪之黨日夜窺伺觀望,幸天下有變而欲以鈞奇取富貴,有識之士深以為憂。忽聞夜半中旨渙頒,京師士民踴躍稱慶。天序既定,群邪頓消。始知淵衷然斷,信非凡愚所能測也。—《明世宗實錄卷四百八十九》
世宗朱厚熜劇照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景王離開京師,之國湖廣德安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去世,終年二十九歲,謚曰恭。在他死后,世宗對大學士徐階說了這樣一句話:“此子素謀奪嫡,今死矣。”
結語:大明王朝雖然前后共有十六位皇帝,但真正經歷了白發人送黑發人之痛的,只有太祖和世宗二人。這其中尤以懿文皇太子之死最為令人痛惜,明朝的歷史進程也因此而改變。至于莊敬皇太子之死,則極為詭異,因為他的老師夏言剛剛在上一年被裕王黨徐階派系、景王黨嚴嵩派系聯手害死,這幫人會容忍朱載壡日后登上皇位嗎?
其余在位期間經歷了喪子之痛的皇帝還有這么幾位:
英宗朱祁鎮:第三子朱見湜、第四子許悼王朱見淳。
憲宗朱見深:長子、次子悼恭皇太子朱祐極、第十子。
孝宗朱祐樘:次子蔚悼王朱厚煒。
世宗朱厚熜:長子哀沖皇太子朱載基、第五子潁殤王朱載墑、第六子戚懷王朱載(土沴)、第七子薊哀王朱載?、第八子均思王朱載(土夙)。
神宗朱翊鈞:次子邠哀王朱常溆。
熹宗朱由校:長子懷沖皇太子朱慈燃、次子悼懷皇太子朱慈焴、第三子獻懷皇太子朱慈炅。
崇禎帝朱由檢:次子懷隱王朱慈烜、第五子悼靈王朱慈煥、第六子悼懷王朱慈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