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焦灼的熒屏暑期檔中,青春話題劇《煥羽》猶如一匹黑馬,引起觀眾的廣泛討論,諸如#果然是全女性陣容拍出來的劇##走進姐姐的過去才知道她多難##煥羽這段按頭爸媽爺奶反復觀看#等話題,全方位剖析著劇集的議題設置,一反青春校園題材傳統敘事的《煥羽》在國產青春劇賽道中脫穎而出。
《煥羽》由西嘻影業、騰訊視頻出品,西嘻影業制作,楊曉培擔任藝術總監及總制片人。劇集從青春成長切入,通過多線敘事講述喬青羽調查姐姐喬貝羽死亡真相的過程,串聯起家庭、校園、社會等諸多場域。劇中的女性群像故事揭示了當代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以溫暖的現實主義筆觸觸及當下社會話題,獨特的女性視角以及細膩克制的情感表達,讓《煥羽》喚起年輕觀眾的共鳴。
女性角色
打破成長困境,完成主體性建構
《煥羽》中的女性角色打破了傳統青春劇中單薄與被動的女性形象,呈現出復雜而立體的個人主體性建構過程。這種建構不僅體現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上,更展現在她們對命運的抗爭與自我意識的建立,詮釋著真正的女性力量源于內心的覺醒與自我蛻變。
喬青羽是劇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她從一個對姐姐之死心存芥蒂的學生,成長為敢于直面真相、挑戰成人世界的勇者。她的蛻變始于對“善意的謊言”的質疑,在她看來,謊言就是謊言,不能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喬青羽對真相的執著追求體現著女性被剝奪知情權的反抗。
在調查姐姐死因的過程中,喬青羽受到多方阻力:母親的過度保護、村民的流言蜚語、同學的冷漠孤立……然而喬青羽并未退縮,在一步步接近真相的過程中,她也在思考著真相本身會對家人造成的傷害,這種自我反思完成了從個體反抗到對他人給予情感關懷的成長。
喬貝羽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劇集如拼圖般逐漸顯現出這個關鍵人物的生活脈絡。喬貝羽的悲劇命運源于多重壓迫,作為留守兒童缺乏家人關愛、作為女性在熟人社會中遭受流言暴力,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困境中,喬貝羽依然展現出女性的堅韌與善良,她會把糖果等好東西攢起來留給妹妹,也會為了不讓父母為難而藏起獎狀隱瞞好成績,這些細節刻畫打破了“受害者”的單一形象,呈現出一個在逆境中努力找尋出口的女性形象。
同時,劇集又以豐富的女性群像支撐起女性故事的講述。學姐王沐沐在旁人看來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然而在家庭中卻長期遭受著父親的家暴。與許多家暴題材作品中逆來順受的女性形象不同,王沐沐最終選擇了報警,這一行動標志著她開始奪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努力讓生活走上正常的軌道。在明家,對于家庭束縛與音樂理想之間的矛盾,明盛的母親勇敢選擇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劇集在細微之處展開對于女性角色的全方位刻畫,多元講述著當代女性對個人主體性的堅持。
女性關系
以溫暖為底色,建立全新敘事空間
在眾多影視作品著重刻畫女性之間的競爭與對立時,《煥羽》以細膩的筆觸呈現了多種形式的女性互助關系,打破了青春劇中常見的“雌競”敘事模式,劇中的多重女性關系網絡構建了一個互相支持、共同成長的敘事空間。
姐妹情誼是劇集著力刻畫的重點,從喬青羽覺得“寧愿沒有這個姐姐”,到不顧一切為姐姐討回公道,喬青羽逐漸理解了姐姐的處境與選擇,面對持續的流言蜚語和人格詆毀,喬青羽對姐姐的維護體現著女性之間的深切共情。在回憶片段中,劇集進一步講述著貝羽對妹妹的默默守護與個人犧牲;在當下,青羽則展開為姐姐尋求正義的調查,劇集由此建立起跨越時空的姐妹同盟。
對于女性友誼的描述,喬青羽與王沐沐的關系打破了青春劇中“蠻橫女配”“塑料閨蜜”的刻板印象,她們之間互相幫助的溫暖友情建立在女性共同的生命體驗之上,展現著美好的女性情誼。同時,劇集也并沒有回避微妙的青春情愫,王沐沐對于喬青羽和明盛二人之間彼此支撐的關系并非毫無反應、而是有些小小的嫉妒,這種真實的表達還原著女性之間純粹又復雜的友誼關系。
跨代女性的互助更彰顯著劇集的溫暖底色,喬青羽與母親李芳好的關系充滿了張力與復雜性,李芳好作為中年喪女的母親,試圖用極端方式保護喬青羽,她瘋狂涂抹女兒的生理課教材、打斷女兒與男同學正常來往等行為,實則是喪女創傷后的過度防御。隨著劇情發展,青羽逐漸理解了母親在喬家的境遇,也選擇幫助母親驅散心理陰影,母女關系的演變呈現著代際女性之間從對抗到理解的艱難過程,可以看到,理解不是簡單的妥協,而是建立在深刻共情基礎上的和解,由此傳遞著跨越代際的女性力量。
女性話題
呼應當下,彰顯“反規訓”青春態度
《煥羽》不僅關注女性的個體成長,還將思辨視野投向更廣闊的社會結構,劇集以青春視角挑戰家庭、學校、社會中的隱性規訓,展現了年輕一代如何在質疑與碰撞中完成價值觀的重塑,他們拒絕被傳統規則和權威定義,堅持用自我認知重構世界的意義,不妥協的青春態度呼應著當下年輕人“反規訓”的時代宣言。
家庭作為規訓的首要場域,在劇中呈現出“以愛之名”的控制性,喬青羽與母親的沖突本質是兩代人對“保護”定義的對抗。母親代表傳統規訓思維,認為隱瞞和回避是愛的表現,而喬青羽則用行動直指規訓的核心矛盾,直面現實的粗糲,她拒絕為避免痛苦而蒙蔽雙眼,堅持“找出真相不光是為了死去的人,更是為了活著的人”。
喬貝羽生前死后都遭受南喬村村民的惡意揣測,流言如同利刃對逝者構成二次傷害以及對生者的持續壓迫,這無疑是熟人社會通過語言暴力進行的無形規訓。為了揭露真相,喬青羽“大鬧”堂哥婚禮,她以破壞“體面”的方式撕開了集體沉默的偽裝,看似叛逆的行為實則是對“家丑不可外揚”這一傳統規訓的否定。
同時,明盛的角色同樣具有反規訓意義,面對同學對喬青羽的孤立,他沒有置身事外,而是選擇幫助弱者,用行動證明守護正義準則的重要性。劇集不僅展示問題,還通過喬青羽等人的抗爭,暗示了打破這些結構的必要性,反規訓的本質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呼喚更平等的對話空間,劇中的年輕人重新定義著成長的意義。
對于青春題材劇集創作,《煥羽》的真實與細膩讓人感受到制作的真誠,制片人、導演、編劇等組成的全女性主創班底為劇集的女性主義表達提供了保障,劇集精準洞察著成長陣痛,又以理性和溫柔的視角講述著年輕人的微妙心事。這種敘事視角并不是口號化的性別平等,而是深入挖掘女性在當代社會中的真實處境,釋放著以柔克剛的情感能量。在影視創作中,觀眾需要更多這樣的作品,讓女性的聲音被聽見,讓女性的故事被看見,讓女性的力量被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