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曉京
過去1年來,維他奶國際最大的收獲,應該是中國內地市場收入,終于告別持續3年負增長,重回增長軌道。
這一方面來自新品組合,另外,通過提升運營效率、控制成本,極大改善了盈利空間。但就收入規模來看,距離巔峰時期50億港元規模,還有很大差距。
維他奶的豆奶產品在內地不再吃香,一方面仍然有4年前的輿情事件陰影,另外,賽道內競品眾多、口味多變以及講求質價比的消費需求,無一不在考驗著公司的經營智慧。
與此同時,公司已走到家族第三代接班的關鍵時期。不過,84歲的羅友禮,還沒有準備卸任退休。
內地告別3年負增長
熬過3個財年,維他奶國際(00345.HK)在中國內地市場負增長的局面,終于得以扭轉。
日前,公司披露2024/2025財年業績(截至2025年3月),其實現營業收入約62.74億港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約2.35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1%和102%。
中國內地市場、香港兩大核心市場表現穩健,合計貢獻9成收入,是公司收獲上述業績的重要因素。
期內,中國內地市場實現營業收入35.36億港元,同比增長0.798%;溢利3.11億港元,同比增長40.72%。
盡管內地市場收入增速不及1%,總算是從暗黑熬到了黎明。
自2021年7月深陷輿情危機之后,維他奶的豆奶產品經歷下架等風波,品牌形象大打折扣,無異于一場巨震。
為了重振市場,2021年底,公司挖來徐福記前高管蘇強,擔任中國內地行政總裁。
作為一位有20年行業經驗的快消老將,蘇強上任后馬上著手重振品牌形象、創新產品和改革渠道。他上任半年,一舉扭轉內地市場虧損的局面,但收入持續下降的狀況沒能止住。
2021/2022財年、2022/2023財年,內地市場收入分別為39.13億港元、36.47億港元,同比分別下降22.77%和6.80%。
2023年4月,蘇強離任后,公司內地市場收入持續下降,2023/2024財年收入同比下降3.81%,為35.08億港元。
2024年4月,特百惠中國區前總裁王棟出任內地市場首席執行官。通過推出香蕉味及草莓味豆奶、零糖檸檬茶等新品組合,帶來額外收入增長。
同時,提升運營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以及實施嚴格成本控制改善盈利成為關鍵,其中就包括期內關閉的上海工廠,終于得以撥云見日。
2024/2025財年,公司內地市場經營溢利上漲4成,年內經營利潤率達9%。
不過,內地市場收入仍未回到高峰。2020/2021財年,內地市場收入為50.67億港元,占公司總收入67.38%,為近年來最高。
市場面臨全面擠壓
維他奶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香港,常年深耕當地市場,直至上世紀90年代才北上內地,尋求更大的發展。
當時橫霸內地豆奶市場的是維維股份(600300.SH)旗下維維豆奶,但它的豆奶粉產品,需要開水沖泡才能飲用。維他奶的即飲產品,用便捷性搶奪了不少維維豆奶的用戶,吃到市場紅利。
隨著即飲豆奶賽道涌入者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2017年前后,達利旗下的豆本豆、伊利旗下的植選、統一的誠實豆等登陸貨架,即飲豆奶市場的炮聲此起彼伏。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維他奶在2021年陷入輿論風暴,產品在內地下架,更是雪上加霜。
豆本豆趁勢崛起,當年完成銷售收入超22.45億元,同比增長16.8%,直逼維他奶在內地收入規模。
據歐睿數據,按照2021年零售渠道計,豆本豆在即飲豆奶市場份額為23%,為行業第一。
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火爆幾年后,近年逐漸降溫,市場增速放緩。維他奶旗下的另一王牌產品檸檬茶,面對內地茶飲市場更為復雜。農夫山泉(09633.HK)以東方樹葉開辟出的無糖茶賽道,以及新式茶飲品牌商推出的現制茶飲產品,無論是口味,還是產品形態,都對公司檸檬茶產品產生沖擊。
當下的經濟環境里,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為了獲得市場,公司董事長羅友禮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去年下半年在內地市場,檸檬茶價格降幅10%-15%。并且,公司在過去一兩年里價格促銷活動增多。
但是,維他奶國際表示未來不會在內地市場繼續降價,其認為目前的定價已具備競爭力。某電商平臺顯示,銷量500萬單的維他經典檸檬茶24盒(250ml)到手價46.01元,合1.9元/盒。
應對市場變化,公司近年接連在無糖茶類、豆奶新味型上下功夫,推出諸多新產品。羅友禮對外表示,計劃在2030/2031財年,將低糖或無糖產品組合占比提高至80%。
84歲掌門人不敢放手
復雜的市場和經營壓力在肩,不可能讓羅友禮徹底放手,特別是籌劃多年的權力傳承。
2023年,48歲的羅其美被委任為公司副董事長,進入企業決策中心。自2017年起,羅在公司擔任非執行董事。進入決策層,一度被外界解讀是為了接班。
羅其美是羅友禮之女,早年留學海外,先后就讀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工商和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后曾在某投行和某資管企業擔任高管。
羅其美擁有國際視野、投行及資管履歷,外界普遍認為,她會順利接班,是公司掌門人的不二人選。
不過,這對于羅友禮來說,還為時尚早。兩年前,他就對外表示,自己會繼續做董事長,傳承會循序漸進,會在未來兩三年內,將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傳授給女兒。
香港豪門的接班過程,歷來漫長又嚴謹。已傳承3代人的李錦記家族,用一部《家族憲法》解決接班難題,其中首要一點就是,家族成員必須在外工作3至5年,經過考核后才可入職公司,其后還得重重考核。
羅友禮同樣如此,早在1972年就被任命為公司董事,直到1995年才從老父羅桂祥博士手里正式接過帥印。
維他奶國際是典型的家族成員+職業經理人相結合的治理模式,既有決策效率高的優勢,又因權力集中,存在決策風險高等缺陷。
在公司內部,家族成員很多,除了羅友禮、羅其美,還有羅友禮之妹羅慕玲擔任非執行董事;羅友禮堂弟羅開睦之子羅德承,擔任非執行董事。
另外,執行董事黎中山、股東黎東山系羅友禮之外甥;股東陳羅慕連(羅友禮胞妹)、羅安及陳凌珊,亦是羅友禮家族之親屬。
理順外部經營和完善內部治理,今年84歲的羅友禮,仍是不能抽身的關鍵人物。所以,他交棒退休,不會在兩三年內完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