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震顫,常被稱為 “良性震顫”,是因為它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也不會像帕金森病那樣引發認知障礙或嚴重運動功能衰退。但 “良性” 不代表 “無害”,這種疾病往往伴隨終身,手部、頭部甚至聲音的不自覺抖動,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顯著影響,從端不穩水杯到無法流暢書寫,細微的震顫可能逐漸成為社交和工作中的困擾。
然而,許多人對特發性震顫存在誤解。有人認為 “抖得不嚴重就不用管”,但早期干預不僅能延緩病情進展,還能通過藥物、康復訓練等方式減輕癥狀。還有患者將所有手抖都歸咎于特發性震顫,實際上,甲亢、酒精戒斷等因素也可能引發震顫,誤診可能延誤治療。此外,“良性 = 不用治” 的觀念更是大錯特錯,β 受體阻滯劑、肉毒素注射等手段能有效控制癥狀,部分嚴重患者還可通過腦深部電刺激手術顯著改善生活質量。
特發性震顫雖然無法根治,但通過科學管理,患者完全可以與疾病 “和平共處”。定期就醫、避免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質、保持情緒穩定,都是緩解癥狀的有效方式。記住,正視疾病、遠離誤區,才能更好地掌控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