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2歲,退休三年,孫子剛上小學,生活本該悠哉悠哉。但沒想到,一次洗澡時的異常分泌物,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嶺:確診——外陰癌。
她不是不講衛生,也不是沒文化。但她有一個習慣,很多人都默默藏著:長年忽視私處不適,認為“老了嘛,干點癢點是正常”。
她說,自己以為是“更年期后遺癥”,忍一忍就過去了,結果等來的,是腫瘤科的病床。
這事兒聽起來離我們很遠,其實離得近得很。你身邊那個說“我最近下面有點不舒服,可能穿了化纖內褲”的阿姨,可能就正踩在風險的邊緣線上。
外陰癌,聽起來陌生,但它不是“稀有動物”。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的外陰癌患者超過3000例,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發病率正在緩慢上升。而最容易被忽視的,不是病情,而是“習以為常”的錯誤認知。
你知道嗎?有一半以上的外陰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不是癌細胞狡猾,而是我們太習慣忍耐,太擅長自我安慰:癢?可能衛生巾過敏;疼?可能陰道干澀;腫塊?可能脂肪瘤……
這些“可能”,最終變成了一個“確定”:癌。
白帶異常,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已經高得離譜,但真正知道它背后含義的人有幾個?尤其是那種像水一樣、帶點血絲的白帶,一定要警惕。白帶本該是身體的“天氣預報”,變成了“隱形的警報器”。
在這位62歲的女士身上,癥狀早就敲過門。
她曾反復出現外陰瘙癢、灼熱感,甚至有時夜里癢得睡不著覺,但她總覺得是“衛生沒做好”,抹點藥膏就算了。
她用的是一種朋友推薦的“草本止癢膏”,用了好幾年。后面醫生一查,說這個東西連成分都不清楚,可能還含有激素,長期使用反而加速了病變。
瘙癢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信號。
很多人以為那是炎癥,是簡單的真菌感染,結果拖成了癌前病變。外陰癌很多時候不是“突然炸出來”的,它往往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潛伏期,從外陰上皮內瘤變(VIN)慢慢演變。這個階段如果能被及時發現,治愈率極高。
但問題是,大多數人不會主動去做婦科檢查。特別是年紀大了之后,很多女性覺得“反正不生孩子了,不用看婦科”。這句話聽起來耳熟吧?太多人這么想,結果就給了癌癥潛伏的溫床。
HPV感染,特別是高危型HPV16型和18型,是外陰癌的重要誘因之一。
是的,HPV不僅僅和宮頸癌有關,它還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都有關系。很多人以為打完HPV疫苗就“百毒不侵”,但其實疫苗只是預防的一部分,定期篩查才是關鍵。
說到這位阿姨的“壞習慣”,其實不止一個。
她有長期使用護墊的習慣,尤其夏天基本“日夜不離”。她覺得這樣更干凈,實則不然。長期使用護墊,會造成局部濕熱環境,為細菌真菌繁殖提供溫床,更容易誘發慢性炎癥,甚至導致上皮變性。
還有一點,她偏愛穿緊身褲,尤其是那種彈力牛仔褲。我們很多人都喜歡這種褲型,但醫生真的是勸過千百次:緊身褲不僅不利于通風透氣,還容易摩擦外陰,造成慢性刺激。摩擦+潮濕+忽視=高風險組合拳。
病變的顏色也很有說頭。
正常的外陰皮膚是粉肉色的,如果出現了明顯的色素沉著、變白、結痂、潰瘍,別當作普通濕疹。特別是那種“白斑”,可能是外陰白斑病,有一定概率進展為癌變。記住:不是所有的白都是“干凈”,有時候白得異常,就是病變的信號。
外陰癌的治療,主要靠手術,早期的時候手術效果很好,但一旦發展到晚期,不僅要切除外陰組織,甚至可能牽涉到尿道、直腸,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她做完手術后,最難受的不是恢復,而是心理上的打擊。“我覺得自己像殘缺了。”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眼里沒有淚,但有深深的痛。
女性的身體,是文化、尊嚴、情感的集合體。很多人不去就診,不是因為不痛,是因為羞恥。很多人即便發現異常,也不敢告訴家人,因為怕被說“不干凈”。這背后的文化壓抑,需要被打破。
講個冷知識:在一些農村地區,女性去醫院看婦科,常常被看作“不正經”。有個村子甚至流傳一句話:“沒病不摸婦人身。”這種觀念,不知誤了多少人的命。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醫學的進步,更是思維的解鎖。外陰癌不是“性病”,不是“風流病”,它是女性身體的一部分出了問題,就跟胃炎、鼻竇炎一樣,理應被理性看待、認真對待。
順便說一句,豆腐渣樣白帶別再以為只是“上火”了,那可能是陰道真菌感染;如果帶有腥臭味,或是顏色變成了淡綠色、灰白色,那要警惕是不是細菌性陰道病;如果有血絲,尤其是非月經期的,趕緊去查。
疼痛這件事,千萬別硬扛。尤其是“性交疼”“排尿疼”“局部燒灼感”,有時候不是“干”這么簡單,而是黏膜已經出現病變。別等著“自愈”,癌癥不會自己撤退。
還有人問: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得外陰癌?其實近幾年,年輕化趨勢明顯。一些30多歲的女性,因為HPV持續感染、吸煙、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也已被確診。別以為年輕就無敵,癌癥從不看身份證。
我們把“女性健康”這件事,講得太隱晦了。但身體不會因為你羞于表達就放你一馬。它會用自己的方式提醒你:疼、癢、流血、變色……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不要一拖再拖。
外陰癌,不是最常見的癌癥,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那一種。如果說乳腺癌像一場大戰,那外陰癌更像是一場潛伏的埋伏戰,等到你發現,往往已經錯過最佳窗口期。
所以請記住:任何部位只要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不適,一定要去查,查了沒事是福氣,查出問題才有機會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