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選秀剛剛落下帷幕,這屆選秀說平淡其實也不平淡,說有爆點其實也挺多,獨行俠頂著狀元簽直接摘下庫珀-弗拉格,馬刺不墨跡,榜眼簽鎖定了迪倫-哈珀,76人用探花簽拿下了VJ-埃奇庫姆,說實話,這個三甲陣容,既有點意料之中又帶著點意外,尤其是賽前討論最激烈的楊瀚森,原本預測可能掉出首輪,結果被開拓者在第16順位撿漏,這一波算是給不少唱衰的“懂球帝來了一記響亮的回擊。
先說狀元庫珀-弗拉格,這個名字其實賽季還沒結束就被無數美媒吹上天了,杜克大學出身,身高2米06,體重100公斤,在NCAA能打小前鋒也能客串大前鋒,說白了就是模板即插即用的現代鋒線,場均30.6分鐘能砍下19.2分7.5籃板4.2助攻,命中率48.1%,三分38.5%,這些數據怎么看都像是新一代空間型鋒線的代表,獨行俠這波不猶豫,直接拿下,怎么看也不算擺爛白來一場,關鍵是弗拉格的打法很“板正,有點像年輕版的塔圖姆加點防守本能,不靠天賦吃飯,靠的是球商和執行力,說他是模板球星也不過分,唯一的疑問可能就是能不能馬上在NBA扛住強度,畢竟NCAA和NBA是兩碼事,現在的獨行俠也不是缺天賦球員,缺的是能融到體系里的即戰力,這才是弗拉格真正的考題。
榜眼迪倫-哈珀,身高1米97,體重96.7公斤,羅格斯大學的頂流后衛,這哥們數據比狀元還好看一點,場均能砍19.4分4.6籃板4助攻,命中率48.4%,三分33.3%,典型的持球后場大殺器,馬刺這幾年后衛線一直在找靠譜的搭檔,這次選哈珀明顯是希望能和文班亞馬擦出點化學反應,哈珀其實打法偏全能,既能組織也能自己攻,怎么看都比純得分型后衛更適合現在這支馬刺,但問題也來了,羅格斯體系下他是絕對核心,到了馬刺可不是說了算的,能不能適應新體系和新角色,能不能和文班打出高質量的擋拆,這些都是擺在馬刺教練組面前的試金石,另外,他的三分雖然不差,但在NBA這種級別,33.3%并不算很有安全感,這一點如果不提升,可能會被針對。
再說探花VJ-埃奇庫姆,1米93,88公斤,貝勒大學后衛,場均15分5.6籃板3.2助攻,命中率43.6%,三分34%,數據并不是特別炸裂,但勝在全面和穩定,76人選他其實是賭他的多面手屬性,畢竟現在聯盟對于后衛的要求已經不只是得分,能防、能搶、能拼才是真王道,埃奇庫姆在NCAA一直是那種“讓教練省心型球員,不出錯,能頂住壓力,屬于那種到了NBA也能立刻做點實事的角色,唯一的槽點可能就是沒有特別出彩的個人標簽,天賦和爆發力都不算頂級,但正因為這樣,反而可能是76人需要的拼圖型球員,說白了,就是只要你不指望他場場砍30分,他就能穩定輸出。
說了這么多,還是忍不住要聊聊楊瀚森,選秀前一堆人對噴,有人說他能進樂透,有人說他可能掉到二輪,最后開拓者用16號簽直接鎖定了他,這波操作可以說狠狠打了那些唱衰派的臉,楊瀚森其實一直被低估,他的身高臂展和對抗能力在NCAA都算是頂級的,雖然技術細節還有提升空間,但16順位這個位置已經很賺了,開拓者這幾年選秀眼光其實一直不錯,楊瀚森如果能適應NBA的節奏和身體對抗,完全有機會成為球隊輪換里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然,風險也不是沒有,畢竟他的持球能力和投籃手感并沒有那么突出,但現在的聯盟就是愿意為潛力買單,開拓者這手操作,很有可能成為又一個“回頭看就值了的案例。
說到底,這屆選秀的三甲格局其實還挺耐人尋味,獨行俠、馬刺、76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補強短板,而不是純粹追求刷數據的天賦怪,這一點其實挺能說明現在NBA球隊的選人邏輯已經變了,過去那種“誰分高選誰的套路早就不吃香了,現在更看重的是適配度和即戰力,誰能無縫銜接球隊體系,誰能馬上給球隊帶來貢獻,這才是最硬的邏輯。
當然,選秀的故事才剛開始,狀元不是鐵打的巨星,榜眼也不一定能撐起球隊門面,探花更可能只是體系里的拼圖,真正決定這些新人未來的,還是他們能不能在NBA站穩腳跟,適應節奏、補足短板、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才是最硬核的考驗,至于楊瀚森的逆襲故事,也許只是個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打臉劇情上演,你說巧不巧,這才是NBA選秀最讓人上頭的地方。
所以說,別著急下結論,誰會證明自己,誰又會被現實打回原形,等新賽季開打,答案自有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