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美國大滿貫名單一出,球迷群里就已經炸開了鍋,誰也沒想到孫穎莎這次直接退掉了主力位置,蒯曼成了三線作戰的“新女主,王楚欽、梁靖崑拿下男雙卡,連全國冠軍徐奕都被國乒臨時點名,這陣調度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常規操作,當然,有人拍手叫好,說是國乒“大膽練兵,也有人疑惑甚至不滿,覺得核心主力是不是要躲一躲風險,或者說是為了給年輕人讓路,反正這屆美國賽,國乒的安排屬實有點“上頭,你說巧不巧,正趕上奧運前這段敏感期,外部環境又復雜,幾家歡喜幾家愁
先說最勁爆的變化,孫穎莎本來是女單、女雙、混雙三線全能的絕對大腿,這次只保留了女單和女雙,混雙直接讓了出來,按以往國乒的風格,莎莎和王楚欽搭檔那是混雙主力中的主力,戰術默契、打法互補、冠軍拿到手軟,這一對“大頭組合沒上混雙,多少讓人大跌眼鏡,理由表面上說是賽程太密,怕太累,但你要說孫穎莎體能跟不上,球迷大概率不信,畢竟她一直是扛大旗的選手,這里“讓位怎么看都有點意思
蒯曼這回搖身一變,成了身兼女單、女雙、混雙三項的全能型,按理說她年齡小、經驗沒那么深厚,之前大家都覺得她是“潛力股類型,這次直接頂上三線,怎么看都是國乒想要“加速培養,你說是鍛煉新人也行,說是讓核心主力輪休也行,但實際效果還得看比賽場上,蒯曼和林詩棟一樣,都是這輪名單里最忙的選手,壓力肉眼可見地大,球迷們甚至有點替她捏把汗
林詩棟身兼三項其實也不算新鮮,畢竟上一回多哈世乒賽他也是這么干的,只不過那次顆粒無收還被噴了一陣,這次國乒敢再賭一次,也算是對他能力的認可,但要說三線作戰壓力不大,那絕對是安慰自己,畢竟歷史經驗在那擺著,身兼多項往往會顧此失彼,尤其年輕球員心理波動的時候,出點小岔子就容易全盤崩,球迷都懂,頂級大賽經驗不是說練就能練出來的
王楚欽本輪角色分明,原本只定了男單,后來加了男雙,和梁靖崑組隊,理論上算是“保守+進取兼顧的安排,畢竟他最近狀態起伏比較大,奧運會之后心態調整明顯,多哈世乒賽才稍微站穩腳跟,這波雙打卡給他加壓也算合情合理,但有意思的是,這樣一來王楚欽其實也沒掉出主力序列,反倒是把重心從多線轉回了重點項目,國乒這步棋不難看懂,算是給他緩一緩的機會
女單這邊的名單也有新意,徐奕拿到了資格賽提名,雖說她不是一線主力,但在國乒二隊里絕對是“隱藏狠人,全國冠軍、支線賽冠軍都拿過,最近頻繁參賽,暴露了國乒重點培養新人、加速新老更替的意圖,和她一起上場的還有何卓佳、石洵瑤,二線陣容整體被推到前臺,某種意義上說,王勵勤上任后國乒的用人思路真的變得更活了
其實這份名單背后,球迷最關心的還是國乒是不是在“擺爛或者“保守,尤其這次是在美國辦賽,外部安全形勢又復雜,誰都不想頭部主力出點岔子,之前國羽大面積退賽,大家就琢磨國乒會不會跟進,這次名單確定后,幻想也算破滅了,大部分主力還是要出征,但明顯有意做了輪換,老將減少三線作戰機會,年輕人則被“全副武裝丟進大賽練級,這操作你說是常規也行,說是冒險也行,總之看點拉滿
有意思的是,像孫穎莎和王曼昱這樣的“海產姐妹,這次又合體女雙,老搭檔重新上陣,球迷期待值直接拉滿,畢竟她倆在多哈那場巔峰對決的場面還歷歷在目,雙打默契拉滿,哪怕分開一段時間再配合,還是能帶來不少名場面,球迷就愛看這種久違重聚的感覺
當然,輿論場上的聲音也很分裂,有人覺得國乒是“主動輪換,鍛煉新人為主,也有人質疑是不是有點太激進,怕年輕人頂不住壓力砸了招牌,畢竟二線選手和一線主力的差距一眼能看出來,尤其到了世界大賽舞臺,發揮不穩的故事以前沒少見,國乒這波“豪賭到底是因禍得福還是自找麻煩,還得看比賽結果說話
說到底,國乒這次美國大滿貫的陣容調度,不管你怎么看,至少把懸念和話題都拉滿了,老將讓位、新人挑擔,主力輪休、二線沖鋒,背后既有戰術考量,也有現實壓力,更有點“未雨綢繆的味道,畢竟奧運會近在眼前,誰都不想在非奧關鍵期出大亂子,這種時候陣容輪換既是試探,也是保險
最后怎么說呢,就像網友調侃的那樣,無論這波輪換是“保守求穩還是“主動試錯,國乒這批人都不是吃素的,誰上誰下都不是“擺爛——只是把更多機會丟給了想證明自己的年輕人,至于這批新陣容能不能頂住壓力、殺出重圍,咱們就等比賽開打,坐等看戲,畢竟場上場下的懸念,才是球迷們最愛追的主線,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