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以伊停戰狀態沒有任何“硬約束”,任何一個火星子,都有可能重燃戰火。以中東地區的復雜局勢,最不缺的就是導火索。
撰文丨關不羽
當地時間6月26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祝賀伊朗戰勝以色列,“美國從這場戰爭中并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伊朗取得了勝利,并狠狠地給了美國一記耳光”,“向偉大的伊朗民族致以祝賀,戰勝了以色列。美國之所以直接介入戰爭,是因為它覺得如果不這樣做,以色列政權將徹底毀滅”。
“贏學”滿分的勝利宣告,難掩滿目瘡痍的現實。名實俱損、大傷元氣的伊朗政權,何去何從?
01
此次沖突爆發前,伊朗現政權已陷入了三重困境:
首先,是經濟情況惡化。
伊朗經濟高度依賴石油收入,因美國制裁導致石油出口量腰斬——僅為2018年峰值的52%,近年來伊朗經濟陷入了嚴重失血狀態。伊朗貨幣里亞爾對美元匯率暴跌近400%,3月通脹率達37.1%,民間數據顯示實際通脹可能超過50%,比2024年的47.5%還高。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5年伊朗的貧困人口比例升至35%,青年失業率超過25%,經濟處于崩潰邊緣。
其次,是政局不穩,上下離心,內斗不斷。
一方面是經濟糟糕,民生凋敝,引發民眾不滿,民間的抗議活動常態化;另一方面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佳,朝野各派角逐最高權力的暗戰白熱化。
然后,是國際處境持續惡化,地區影響力急劇萎縮。
曠日持久的俄烏戰爭,伊朗成了最大的輸家之一。主要盟友俄羅斯陷入戰爭泥淖,“隱形盟友”歐洲大國自顧不暇,失去強力外援的伊朗難以維持地區影響力。
伊朗反美、抗以、震懾海灣土豪的地區影響力,是靠苦心經營的“抵抗之弧”。除伊朗以外,“抵抗之弧”有四大臺柱子,分別是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巴勒斯坦地區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賽武裝。隨著敘利亞政權更迭、哈馬斯名存實亡、黎巴嫩真主黨被以色列連打帶嚇唬后失去活力,“抵抗之弧”崩潰。這意味著伊朗的地區影響力崩盤。
三重困境互為因果,形成了死循環。國際上空前孤立,無法應對制裁。制裁導致經濟惡化,自家都揭不開鍋了,只能苦一苦各路“小弟”。地區代理人倒的倒、殘的殘,談判“籌碼”損失殆盡,外交博弈的牌桌都上不去。
就是在這樣內外交困的局勢下,伊朗不得不改變外交策略,放低身段、尋求妥協。今年4月份美伊的核問題談判就是在此背景下展開的。這次談判可能是避免本次沖突的最后窗口。
02
從2025年4月談到6月,一共談了5輪。5月14日,伊朗最高領袖顧問沙姆哈尼松口,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愿意銷毀高濃縮鈾庫存,并將鈾濃縮濃度限制在民用水平(3.67%),以換取美國解除經濟制裁。這一表態被視為伊朗做出了重大讓步。
倒不是“永不制造核武器”的承諾有多重要,此前伊方有過更高規格、更正式的“非核武化”承諾,但是無一兌現。當然,每次反復,伊方都是有“充分理由”的。
沙姆哈尼的表態中有價值的是“銷毀高濃縮鈾庫存”的明確表態。因為,美國和以色列此前都判斷伊朗的高濃縮鈾庫存已經很高了,核武化已經迫在眉睫。伊方銷毀庫存,意味著伊朗核武化按下了暫停鍵。
但是,美方的要求不只是“暫停”,而是完全“棄核”。不僅要求伊方不制造也不持有高濃縮鈾,連民用級的低濃縮鈾也不制造。比如,伊方要搞核電,也要由第三方制造低濃縮鈾。所以,沙姆哈尼的“重大讓步”,距離美方的“棄核”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
對此,美方還是愿意繼續談。而以色列則是一百個不信,以色列認為談判本身就是伊朗在拖延時間。以色列的態度對美國無疑是有影響的,所以美伊的第6輪談判約到了6月份。
就在第6輪談判即將開始前的6月1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了一項決議,指責伊朗未履行《核不擴散條約》的相關義務。這一決議一定程度上為以色列提供了道義支持。6月13日,以色列就對伊朗發動了大規模攻擊。
開戰前的談判進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美以兩國對伊政策立場有同有異。相同的是,兩國都要徹底解決伊朗的核武化。不同的是,美國希望通過談判達成這一目標。而以色列對伊朗現政權的信任度極低,低到壓根就不相信通過談判途徑能讓伊朗棄核。
按照以色列的設想,不僅要以軍事打擊直接破壞伊朗的核武化進程,還要通過軍事打擊削弱、顛覆伊朗現政權。所以,以色列對伊朗實施的“高層集體斬首”,成了本次沖突最大的看點,關注度遠遠超過了對重要核設施的打擊。以色列對“顛覆伊朗現政權”的表態也很直白,并不藏著掖著。
而美國的表態則比較保守。沖突伊始,美方承認“事先知情”,默許了以色列的行動。但是,隨即表態“美國不參加對伊朗的襲擊”、“不尋求顛覆伊朗現政權”,立場十分謹慎。
最戲劇性的是,6月21日美國對伊朗重要核設施發動了直接打擊。按理說,這一“重拳出擊”違背了此前“不參與”的表態,又有摧毀高濃縮鈾庫存和重要核設施的巨大戰果,是捅了個大窟窿。
可是,事態非但沒有因此升級,反而是急轉直下地降溫了。美國“重拳出擊”后,開始猛踩剎車,終于在3天后磕磕絆絆地實現了以伊停火。
這充分證明了,特朗普政府的目標僅限于在伊核問題上“去核武化”,對顛覆伊朗現政權的確興趣缺缺。不僅自己不想干,也不支持以色列干。
03
美國對伊朗現政權“放一馬”,無疑是伊朗現政權保持穩定的“福音”。沒有美國的同意,即使以色列有能力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也很難付諸行動。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場沖突結束、危機解除。
目前的以伊停戰,極為脆弱。不僅以伊之間沒有正式的停戰協議,伊朗和美國也沒有公布停戰條件。所以,目前的以伊停戰狀態沒有任何“硬約束”,任何一個火星子,都有可能重燃戰火。以中東地區的復雜局勢,最不缺的就是導火索。
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伊朗在伊核問題上的配合度。美國對伊朗現政權的“溫和立場”,不是無條件的。解決伊核問題的“成績單”既是特朗普政府高度重視的外交政績,也是避免伊朗經濟崩潰的重中之重,伊朗現政權必須拿出令美方信服的“棄核”方案。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決定。
在外界的認知中,伊朗是高度集權的神權統治,最高領袖理論上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然而,權力運作的現實從來都不是紙面上的條條框框。“神權國家”的最高領袖也不是神,哈梅內伊的權力并非無限。
實際上,哈梅內伊一直是備受爭議和掣肘的“最高領袖”。1989年,哈梅內伊接任最高領袖并非眾望所歸。論宗教地位,他的教階只是阿拉圖亞,越過了多位大阿拉圖亞上位,“宗教領袖”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順。
1994年12月,哈梅內伊補上了大阿拉圖亞的最高教階,也沒能獲得霍梅尼那樣無可爭議的宗教地位。在高級教士中,對哈梅內伊的批評和質疑之聲一直都存在。甚至在這次以伊沖突中,哈梅內伊擴大革命衛隊權力的決定,還受到了三位專家委員會成員的公開質疑。
論行政能力和世俗聲望,哈梅內伊遠遜于拉夫桑賈尼。哈梅內伊接任最高領袖后不得不做出妥協,修憲取消總理制,賦予時任總統的拉夫桑賈尼更大的權力。此后,兩人的競爭關系持續了十年,直到2005年哈梅內伊扶持極端強硬派代表的內賈德上臺,才在形式上接管了行政系統。
但是,拉夫桑賈尼的影響力依然強大。甚至在他2014年逝世后,他的務實保守派依然在技術官僚中占據優勢。現任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就出自這一派系。
哈梅內伊對行政系統的掌控能力有限,還體現在他和內賈德之間的關系。內賈德羽翼豐滿后,很快就脫離了哈梅內伊的掌控,最終雙方鬧翻。哈梅內伊雖然強勢壓制了內賈德,卻又不得不把行政權交給務實派的技術官僚。
哈梅內伊長期執政的基本盤既不是教士,也不是技術官僚,更不是知識分子,而是革命衛隊和情報系統。頗有“馬上得天下,馬上治之”的戰時特質。維系現政權的并不是所謂“神權”,而是宗教外衣下的強權,存在合法性不足、行政能力低下的天然短板。
而這兩大強力部門,在本次沖突中元氣大傷。不僅是以色列“集體斬首”的重點照顧對象,更因其無能的表現而顏面掃地。再加上哈梅內伊本人的身體狀況欠佳,經此一劫,其權力基礎已經風雨飄搖。
因此,哈梅內伊若在伊核問題上大幅向美讓步,無異于“自廢武功”。畢竟“辦外交”要靠李鴻章,而不是僧格林沁。對美妥協的政策調整,意味著權力的天平將會大幅向技術官僚為主的務實派傾斜,加劇基本盤的崩壞。這并不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何況,即便哈梅內伊做出了艱難的選擇,儼然已經成為“國中國”的革命衛隊,能否忠實地執行最高領袖的決定,也存在懸念。
總之,這輪沖突告一段落,復雜的政治博弈才剛剛開始。伊朗現政權正面臨艱難的考驗。
04
更嚴峻的考驗還是哈梅內伊的身后事。
盡管做出了很多現實妥協,哈梅內伊無疑是霍梅尼路線的忠實守護者。在這次沖突過程中,他強化了革命衛隊的權力,重新指定的三位接班人選都是霍梅尼時代的“老戰士”。這些舉措都預示著哈梅內伊對權力交接的安排重點是守護“霍梅尼遺產”。
然而,伊朗再也沒有霍梅尼式的強人。伊朗特殊的政治體制,要求“最高領袖”身兼宗教領袖、軍事領袖和行政領袖的三重角色,如此沉重的“三重冕”,哈梅內伊本人已經十分勉強,他的接班人更是難以承受的王冠之重。
控制槍桿子的,宗教地位不夠。宗教地位崇高的,行政能力不足。行政能力突出的,和槍桿子之間的關系緊張。因此,無論哈梅內伊如何精心安排,他的繼承人都不得不面臨更為復雜的權力游戲。
今天的伊朗,“霍梅尼的遺產”過于昂貴。“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宗教狂想、“反美反以”的強硬對抗,都是和現實脫節的老古董。伊朗為了這份“遺產”,已經付出了難以承受的代價。
這個擁有9000萬人口的大國,統治成本高昂。經濟命脈掌控在革命衛隊的“大公司”手中,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大量資源投入到了毫無希望的外部事務中,獲得的回報只有全球化的“負紅利”。
內憂外患、積重難返的伊朗。很難想象,一個比哈梅內伊更弱勢的“最高領袖”能在“霍梅尼路線”的既定軌道上繼續前行。
無論對伊朗現政權抱有怎樣的同情和善意,都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實:這個20世紀的宗教烏托邦正行逢日暮。
*本文為冰川思想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