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彭福強)每到夏秋季節,潮濕的山林、草地為野生蘑菇生長提供了絕佳環境。不少人被野生蘑菇鮮美的口感吸引,常常抱著“憑經驗采摘無毒蘑菇”的僥幸心理,結果引發中毒事件。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蘑菇中毒的那些事,教大家如何避免危險,安全享受美味。
一、為什么野生蘑菇這么危險?
蘑菇家族龐大,全球已知的蘑菇種類多達14萬種,目前我國已知有毒蘑菇435種。毒蘑菇的外觀并沒有明顯的規律可以用來判斷是否有毒。一些毒蘑菇與可食用種類形態相似度高,普通群眾難以區分,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很多人覺得:“我從小在鄉下采蘑菇吃,從來沒出過事!”或者“蟲子吃過的蘑菇肯定沒毒!”這些想法非常危險!因為:
①部分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可能長得非常像,即使是蘑菇專家也可能認錯。
②民間鑒別方法大多不靠譜,比如“顏色鮮艷的有毒”“生蟲的蘑菇無毒”“曾經吃過此類蘑菇,所以這肯定沒毒”等說法都是錯誤的!
③毒素不會因烹飪而消失,即使煮很久,毒蘑菇依然致命。
毒蘑菇的毒性成分復雜,不同種類的毒蘑菇含有的毒素各不相同,同一種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種毒素。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一類急癥,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鵝膏菌屬品種中毒病死率高達80%。
二、我省常見的有毒蘑菇,千萬別碰!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三、蘑菇中毒有哪些癥狀?
蘑菇中毒臨床表現復雜多樣,與攝入蘑菇類型及所含毒素密切相關。超過90%的蘑菇中毒首先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表現,繼而根據蘑菇種類不同可累及不同器官及系統,可分為以下臨床類型:急性肝損害型、橫紋肌溶解型、急性腎衰竭型、溶血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光過敏性皮炎型,詳見表:
蘑菇中毒癥狀分型
特別注意:如果吃了蘑菇后6小時以上才出現癥狀,往往更危險!一定要立即就醫!
四、誤食毒蘑菇怎么辦?
如果懷疑蘑菇中毒,請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催吐:(如果意識清醒,可用手指刺激咽喉)。
2. 保留蘑菇樣本:(就醫時帶給醫生鑒定)。
3. 盡快送醫:(避免僥幸心理:千萬不要認為癥狀較輕就自行在家觀察,因為部分毒蘑菇中毒的病情會在一段時間后突然加重,及時接受專業治療是挽救生命的關鍵)。
**重要提醒**:肝損害型中毒(如鵝膏菌)可能在嘔吐腹瀉后出現"假好轉期",但隨后肝衰竭會突然惡化,務必住院觀察!
4. 不要相信偏方(如喝綠豆湯、灌腸等無效方法)。
五、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最安全的方法只有一個: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如果實在想吃,請務必做到:
1. 只購買正規市場的蘑菇(不要買路邊攤或不明來源的野生菇)。
2. 不輕信民間鑒別方法(顏色、蟲咬、銀針試毒等都不可靠!)。
3.不吃不認識的蘑菇(哪怕它長得像你認識的品種)。
4.提醒家人朋友(尤其要管住老人和小孩)。
蘑菇雖美味,但安全更重要。我國每年都有因誤食毒蘑菇導致的悲劇,其中不少是全家中毒。強烈建議大家:
不要冒險采食野生蘑菇!中毒后立即就醫,不要拖延!沒有100%可靠的鑒別方法,唯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吃野生蘑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