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場莊嚴肅穆的追悼會在上海舉辦,市鐵路局的同志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送別了他們的同事劉子毅。
參加追悼會的同志們之所以心懷哀切,不光是因為劉子毅英年早逝,也是因為聯想到了他父親的命運。
劉子毅的父親,正是毛主席的連襟、我黨革命烈士劉士奇。
劉士奇
身為最早的一批黨員,紅四軍曾經的領導干部,劉士奇年僅三十一歲,就慘遭冤殺了。
多年以后,他的獨子冥冥之中重復了父親的命運,慘遭迫害而亡。
烈士劉士奇經歷了什么,以至于含冤而死?
他的獨子劉子毅又有著怎樣的坎坷命運,最后又是怎么遭到迫害的?
1.短暫的婚姻
都說楚地多俊才,革命烈士劉士奇和我黨的眾多老革命一樣,也是一個湖南人。
他出生在岳陽黃秀的一戶小康之家,自幼聰穎好學,長大后順利考入了湖南商業學校。
在學生時代,劉士奇接觸到了進步思想,并和當地的共產黨人結識。受他們的精神鼓舞,劉士奇逐漸確立了共產主義偉大信仰。
1924年,劉士奇在我黨同志夏明翰的介紹下,正式成為了一名黨員。
他在黨內工作十分認真,能力突出,負責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要。
四年之后,劉士奇聽從組織的安排,前往江西省特委主持工作。
此時和他一同調到江西工作的,還有一位十七歲的少女,她名叫做賀怡,是毛主席夫人賀子珍的姐妹。
賀怡一來到江西,就成了省特委的“小名人”。她不光長相很漂亮,還個性十足,生性熱辣豪邁,給包括劉士奇在內的眾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時黨組織的一項人事安排,又讓劉士奇和賀怡之間交集變多了。
劉士奇當時缺少一個整理材料的秘書,而賀怡的父親賀煥文識文斷字,黨組織就請他擔當了此任。
由于工作的原因,劉士奇需要經常去賀家拿材料取東西,一來二去,就和賀煥文的女兒賀怡混熟了。
氣質儒雅、性格沉靜的劉士奇,竟然意外喚醒了賀怡的一片情思。
也許是互補的性格更容易互相吸引,劉士奇也逐漸被活潑開朗的賀怡打動。身為人父的賀煥文十分看好這樁婚事,經他的撮合,兩人喜結連理。
由于賀怡和賀子珍是姐妹,賀子珍又是毛主席的親密愛人,因此劉士奇也就成了毛主席的連襟。只不過,這并不是他第一次成婚了。
劉士奇的第一任妻子,和他一樣是黨員,兩人婚后育有一子。可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期間,他的妻子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殘殺,兒子也不知所蹤了。
在結婚之前,劉士奇把這些情況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賀怡。
大氣的賀怡并沒有斤斤計較,她向劉士奇承諾,自己一定會努力幫忙尋找他的兒子,讓父子倆團圓。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劉士奇對妻子的大氣明理十分感動,兩人的婚姻十分甜蜜幸福。可到了1930年,情況急轉直下。
當時我黨內部受張國燾“左”傾錯誤路線的影響,很多無辜的領導干部被“激進派”捕風捉影攻擊,劉士奇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在“激進派”的攪和下,劉士奇被撤掉了黨內職務,只得去當小學老師。賀怡也因為和劉士奇的夫妻關系受到了牽連,一樣被撤職了。
心性堅韌的賀怡,下定決心和丈夫同榮辱,共患難,一起等待重獲清白的那一天。
可劉士奇卻不忍心妻子跟著自己受苦受難,因此留下了一封《離婚書》不辭而別了。
劉士奇這么做,并不是對妻子無情,而是實在對賀怡感情太深厚,才出此下策。
當時的他無從得知自己的問題何時能夠得到澄清,為了不拖累賀怡,他只能“割席”了。
2.無辜的冤殺
賀怡雖然理解劉士奇的心情,但結婚沒多久丈夫就主動提出離婚,還是深深傷害了她。直到1931年,賀怡同毛澤覃再婚,感情生活才翻開了新的一頁。
而另一邊,隨著黨內“極左”錯誤風氣得到糾正,劉士奇重新被中央重用了。
他被派到紅四方面軍,主管政務工作,和徐向前等將領合力抵抗國軍的“圍剿”。
長征路上,紅四方面軍組建了第27軍,劉士奇成為了該軍的軍長。
他和國軍部隊在山區游擊周旋,為了盡可能減少老百姓的傷亡,他把大部分群眾轉移到了蘇區。
結果在1933年,背叛革命的張國燾為了在黨內爭權奪利,竟然污蔑劉士奇“拋棄群眾”。
劉士奇沒能躲過張國燾的攻訐,年僅三十一歲便犧牲了。
聽聞噩耗,賀怡痛心疾首。為了告慰劉士奇烈士的英靈,她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完成當初的承諾,找到和劉士奇失散的獨子。
經過五年艱苦尋覓,賀怡終于在1938年找到了劉士奇的遺孤。
此時這個孩子已經流浪了十來年,正在武漢一家難民收容所落腳。
3.獨子的命運
當年劉士奇的原配夫人在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前,已經預感到了自己很可能死亡。她并不怕犧牲,只有兒子是心頭的牽掛。
此時她已經和丈夫劉士奇失散了,為了讓兒子活下去,她把孩子托付給了一位老婦人。后來劉少奇夫婦聽說了這件事,就把孩子接到了自己身邊撫養。
劉士奇的這個兒子,就是后來英年早逝的劉子毅。
他在上海和劉少奇的夫人何寶珍度過了一段安穩的生活,可沒過多久,何寶珍也犧牲在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手上。
何寶珍犧牲時,劉少奇正在遙遠的東北地區執行任務,還是小孩子的劉子毅沒有能力千里迢迢去尋找他。
劉子毅只能聽從組織的安排,被寄養到了一戶裁縫的家中。
可這戶人家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輩,他們表面上說要收劉子毅當干兒子,實際上只是想找一個免費的童工。
一家人對劉子毅不是打就是罵,只要做不完工,就瘋狂虐待。
劉子毅實在受不了裁縫一家的折磨,為了活命,只得偷偷出走,從此淪落為了一名街頭的流浪兒。
當賀怡找到劉子毅時,他已經在外漂泊十來年了,正在武漢混日子。
賀怡看到劉子毅狼狽不堪的樣子,一時間百感交集,不由得潸然淚下。
她將劉子毅認作親兒子,帶到身邊撫養,在周總理的安排下,劉子毅長大之后被派到了延安學習。
劉子毅沒有辜負這群關心愛護他的人,經過努力學習,逐漸成為了一名我黨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
看到他越來越好,賀怡心中既欣慰又驕傲。
相濡以沫的母子倆,沒有想到永遠分別的那一天,會到來得如此之快。
1949年,賀怡不幸遭遇車禍去世,只留下了劉子毅孤零零的一個人。
新中國建立之后,劉子毅被組織安排在上海鐵路局任職。親人一個接著一個失去的他,決心把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工作上,以緩解內心痛苦。
可命運并沒有放棄這個可憐的孩子,1968年,沒逃過時代漩渦的他英年早逝。
從劉士奇到劉子毅,這對父子冥冥之中延續了相同的厄運。好在歷史是公平的證人,他們最終都恢復了一世清名。
參考資料:
1、一位烈士遺孤的坎坷一生《黨史博覽》 2000年第4期
2、毛澤東的連襟劉士奇.《文史博覽》2009年第10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