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塔斯社、烏克蘭真理報6月27日報道, 歐盟第18輪對俄羅斯制裁因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的反對陷入僵局,被迫宣布延長現有制裁措施6個月。與此同時,塞爾維亞總理明確表示該國不會加入對俄制裁,凸顯歐盟內部在對俄政策上的分歧進一步加劇。
歐盟第18輪制裁遭兩國否決 被迫延續舊制裁
歐盟原計劃于近期推出第18輪對俄制裁,內容涉及能源、金融等領域(包括擬將石油價格上限從60美元/桶降至45美元,并限制北溪管道相關交易)。但在26日布魯塞爾峰會上,斯洛伐克總理菲科以“擔憂能源出口安全”為由率先反對,匈牙利則延續其一貫立場,威脅使用否決權阻止方案通過。
歐盟輪值主席國荷蘭首相肖夫27日透露,盡管現有17輪制裁已正式延長,但第18輪談判仍“卡在與斯洛伐克的協商中”,預計需1-2周才能達成共識。此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承認,第18輪制裁“磋商仍在全速推進”,而歐盟外交 sources 指出,斯洛伐克的反對已導致方案暫時擱置,后續將由歐盟大使級官員重新討論。
塞爾維亞拒跟歐制裁:加入或致經濟損失150億歐元
在歐盟內部爭執之際,巴爾干國家塞爾維亞明確表態“不隨歐制裁俄羅斯”??偫矶帕_·馬庫特在接受塔斯社專訪時強調:“只要我擔任總理,塞爾維亞政府就不會加入對俄制裁?!?br/>塞爾維亞前副總理亞歷山大·武林此前曾警告,若跟隨歐盟制裁俄羅斯,該國經濟將面臨150億歐元損失,“甚至危及國家生存”。這一立場與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形成呼應,凸顯中東歐國家在能源依賴與對俄政策上的務實考量。
制裁延長背后:歐盟內部分裂與烏克蘭戰場壓力
歐盟此次被迫延長現有制裁6個月,實為第18輪方案難產的無奈之舉。根據機制,歐盟對俄部門制裁每6個月需重新表決,此次延期涵蓋貿易、金融、技術等多領域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此前多次以能源安全為由阻撓制裁,而斯洛伐克此次“突然反對”被視為與該國石油進口依賴相關——其約60%石油來自俄羅斯,降低價格上限可能沖擊能源供應鏈。
與此同時,烏克蘭戰場局勢也加劇了歐盟內部壓力。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26日稱,俄軍在蘇梅州的進攻已被“遏制”,但烏軍夏季反攻“進展緩慢”,5萬俄軍被牽制的同時,西方軍援能否持續成為焦點。分析指出,歐盟對俄制裁的分歧或影響對烏援助力度,進一步暴露西方陣營的戰略裂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