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與商業交織的戰場,每一次新品發布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雷軍,又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勝仗。小米汽車第二款車YU7以雷霆萬鈞之勢,在車市掀起驚濤駭浪,僅僅1小時就斬獲超800億元。
無論外界承認還是質疑,小米雷軍都再一次站上神壇。
1. 1小時進賬800億
6月26日晚,萬眾矚目的小米YU7正式發布。
新車共有三個版本,超長續航后驅標準版售價25.35萬元,四驅 Pro 版27.99萬元,四驅 Max 版32.99萬元。
該車宛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當訂單數字躍過屏幕的剎那,所有商業預言黯然失色,許多友商可能都睡不著覺了。
如果說小米首款車SU7的火爆是“現象級”,那么這第二款車YU7的登場簡直是“核爆級”。
去年3月底上市的小米SU7(參數丨圖片),27分鐘大定訂單超5萬輛,24小時達8.89萬輛,72小時訂單破10萬。
當時這樣的速度已令行業驚嘆,而如今YU7更是把“速度”按下了成倍加速鍵。
小米YU7短短3分鐘,大定訂單就超20萬輛,1小時突破28.9萬輛。以 27.99 萬元的中間值計算,小米YU7僅僅只用了一個小時,就進賬超 800 億元。
這一成績在汽車銷售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讓整個行業為之側目。
2. 小米新車一炮而紅
SU7的輝煌尚未落幕,YU7已攜颶風之勢,將中國新能源戰場徹底點燃。YU7的火爆,絕非偶然。
往淺了看,它是SU7所積累口碑效應的托舉,受益于雷軍擅長的流量營銷,以及小米15年消費品基因的厚積薄發。
往深了看,這是小米汽車商業邏輯的勝利:產品定義從配置功能性消費,轉向情感價值性消費。
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重合度越來越高,新車產品層面同質化趨勢加劇,考驗車企的是如何讓消費者獲得更多情緒價值。
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多情緒價值,可能是小米汽車品牌靈魂中最吸引消費者的部分。
情緒價值中,外觀顏值是第一印象。小米SU7和YU7都以外觀見長,在消費者眼中,男性覺得小米汽車酷帥,女性認為小米汽車漂亮。
彩電冰箱大沙發當然很重要,但駕駛者的駕駛體驗同樣重要。YU7最高時速253公里,百公里加速3秒內,這個性能是百萬豪車水平。
全系都是超長續航,標準版的續航是835公里,在中大型純電SUV里排在第一。
在以功能性為導向造車的市場中,小米汽車突破窠臼,從用戶角度出發造車,而非從產品和技術出發。
3. 雷軍再次站上神壇
如果說小米汽車的火爆是現象,那么雷軍這個名字,就是“現象”背后的“核動力”。
20多年前,他在金山敲代碼,帶著團隊啃下WPS的硬骨頭,讓國產軟件扛過了微軟的“降維打擊”;
10多年前,他創辦小米做手機,用“互聯網思維”顛覆手機行業,把小米推上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的寶座;
四年前,他帶領小米開始造車,首款車小米SU7就驚艷世人,在銷量上完勝特斯拉的Model 3。
如今,雷軍帶領小米汽車殺進“深水區”,第二款車YU7劍指特斯拉王牌產品Model Y。
特斯拉Model Y是行業公認的“史詩級神作”,連續多年獲得全球銷冠,在中國市場也一騎絕塵的存在,從而遇到有威脅性的對手,直到小米YU7的出現。
早前,美國媒體Electrek在報道小米YU7時,就稱其為“特斯拉殺手”,認為其在價格、續航里程、設計等方面優于特斯拉的Model Y。
小米YU7在銷量上超越Model Y,并非遙不可及的奢望。
此前因高速車禍、SU7 Ultra風波等事件,小米備受外界質疑,雷軍陷入輿論的漩渦。
但小米YU7的火爆,猶如一道耀眼的曙光,驅散了所有陰霾,再一次讓雷軍站上神壇,接受眾人的敬仰與贊嘆。
訂單的數字海嘯會退去,但它們終將化為驚人的銷量,讓世人看到小米和雷軍造車的強大勢能。
YU7蕩起的漣漪,正在重塑中國汽車的面貌。它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個符號——中國汽車在全球汽車發展史上,正書畫著深深的印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