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32國拿中國當作借口提升軍費,這說明了什么道理?對于北約的做法,中方做出了什么樣的回應?這個時候,天津達沃斯論壇開幕,又釋放了什么信號?
大家都知道,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對于美國來說,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中國,所以必須跟中國保持一定的聯系。比如,中美關稅戰中,當中國對稀土出口加強管制的時候,美國就不止一次對華發出了談判的信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又覺得中國的發展威脅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所以必須針對中國,對中國進行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
這兩天剛剛結束的北約峰會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在會后發布的聯合聲明中,32國集體叫陣中國,將提升軍費的借口歸咎于應對中國的“戰略威脅”。巧合的是,北約這些國家提升的軍費比例,同之前特朗普要求的數字完全一致。因此,我們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在美西方陣營中,美國的話語權仍然具有重要影響力。這其實也揭示了一個道理,就是美國現在所謂的獲利方式,完全是通過掠奪其他國家完成的,在這些國家中間,盟友也不例外。所謂的“美國優先”,不過是以“零和博弈”的思維來處理事情罷了。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特朗普推出的對等關稅。在特朗普看來,美國同世界一部分國家都存在貿易逆差。所以,他就覺得全世界都在賺美國的錢。美國現在必須要通過加征關稅的方式來扭轉這一局面。聽起來,特朗普說這話沒什么毛病。但是,特朗普忘了,貿易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型大國,大部分制造業又不在美國本土,所以所需要的商品從其他國家進口是理所應當的,存在貿易逆差也是非常合理的。如果全世界都在占美國的便宜,那為什么美國還能長時間保持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呢?所以,特朗普這樣說不過是找一個借口,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收割全球利益,讓美國據為己有。至于剛才提到的北約國家提升軍費,說的直白一點,在北約國家提升軍費之后,特朗普不僅讓美國的軍火商們賺得盆滿缽滿,而且,在北約國家的軍事力量得到發展之后,他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的“離岸平衡戰略”又會得到實施。不管怎么說,利益的獲得在特朗普這里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搶”。對于北約擴大軍費的借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進行了揭露:北約虛假信息蒙蔽不了世人的眼睛。
在北約叫陣中國話音剛落,在中國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就開幕了。這一次活動有超過90余國派出代表參加,其中還包括了多國政要。為什么參加的國家越來越多了呢?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奉行的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同中國進行合作,只會讓雙方變得更好。這對于其他國家來說無疑是非常受用的。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做法能夠讓其他國家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另一方面,特朗普規定的90天關稅暫緩期最后期限臨近,除了英國之外,沒有其他國家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對于此,白宮方面已經發出加稅威脅。在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國家參加達沃斯論壇,其實也是在尋找同中國進一步合作的機會,以此來緩解可能重啟的美國關稅帶來的沖擊。而且,按照一些媒體的說法,天津達沃斯論壇也見證了全球南方國家的緊密聯動。換句話說,中方的合作外援已經全部到位。美國想要糾集盟友國家圍堵、遏制中國,卻沒想到,它這樣做的后果,是越來越多的國家來到中國,同中國一起合作發展。
所以,不難發現,中美兩國的發展方式正在邁向兩個方向。一個是不斷對外索求,一個是不斷尋求合作,這兩種模式,決定中國的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多。在中美博弈過程中,當中方朋友越來越多的時候,也就注定了美國打壓中國最終失敗。雖然我們看到北約有32個國家針對中國,但我們更應看到還有九十多個國家前來同中國交朋友。什么意思?美國看得清楚,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