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公布的《國務院關于 2024 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披露了審計署對養老保險基金等重點民生資金的審計情況。其中,山西蒲縣疾控中心一職工,“1 歲工作、22 歲退休”,冒領養老金高達 69 萬元之事引發輿論關注。
這是一起典型的通過違規手段騙取社保待遇事件。辦理退休領取養老保險金,需要滿足兩個硬性條件:一是必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最低繳費滿十五年?!? 歲工作、22 歲退休”,顯然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盡管通過涂改檔案或篡改社保繳納數據,滿足最低繳費年限,也無法滿足辦理退休的硬性要求。然而,如此 “一眼假” 的材料,社保部門竟然是 “睜眼瞎”,讓材料層層審核過關,致使騙取社保待遇得逞,且違規領取養老金高達 69 萬元。如果沒有被審計部門核查出來,這種吃社保 “空餉” 行為,還將一直持續下去。
這一吃社保 “空餉” 事件,反映出在人事檔案審核、社保退休審批等環節存在監管漏洞。人事檔案有多處涂改,仍能層層過審,說明相關部門在審核過程中沒有嚴格把關,存在失職、瀆職的嫌疑。要么,工作人員存在責任心不強、審核流程不嚴謹、缺乏有效監督機制等問題;要么,工作人員與違規騙取社保待遇人員暗中勾連,從中牟取私利。因此,有必要徹查此事件背后原因,對存在失職、瀆職等違規違法的工作人員,依規依法予以嚴厲的懲罰,以儆效尤。
我國社保制度,是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等情況下的基本生活,遵循公平、公正、依法依規的原則。然而,通過不正當手段騙取社保待遇的行為,不僅侵占了社?;?,影響了社?;鸬恼_\轉和可持續性,也破壞了社保制度的公平性,損害了其他正常參保人員的權益。這讓那些遵守規定、按時繳費的人感到不公平,對社會誠信體系也造成了沖擊。因而,各地社保部門在辦理退休手續的每一個環節中,必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嚴格把關,將各種違規騙取社保待遇的行為消滅在萌芽中,決不能允許類似吃社保 “空餉” 事件再次發生。
商務新聞網時評 ■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