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思想似乎長盛不衰。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代,很多人都迷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古代人比較愚昧,沒有科學文化知識,總是崇拜神秘的現象。他們不理解自然現象,就把自然現象命名為神。不理解草木鳥獸為何出現和生長,就把它們命名為神,以至于產生泛神論。在人類的潛意識里,似乎不理解的東西是神秘的,而這種神秘并不能通過探索獲得,尤其是當時的社會條件有限,沒有什么科學文化知識,也沒有人去認真探索,最終出現了迷信的思想。因為人們迷惑,不知道其背后的科學原理,才會盲目相信,甚至對神靈的塑像頂禮膜拜。最原初的神靈應該是沒有形體的,后來人們才用木雕泥塑制造了神靈的形象。很多神靈是人們不理解的自然現象,有主管風雨雷電的神,而最大的神應該是天帝。還有部落中的英雄人物,或是朝廷的大臣,打仗的將領,都可以成為神。很多人崇拜英雄,英雄死后就被命名為神,人們還按照英雄的形體塑造了木雕泥塑的形象。有了神靈的形象,就有了各種跪拜的儀式,有了燒香磕頭的善男信女,還有了上供品的人,有了求神問卜的人。最終迷信思想發展成神靈崇拜,發展成占卜,發展成看風水,發展成人與人之間不可言說的神秘關系。人似乎大多迷信,盲目崇拜一些所謂的神靈,而且深信不疑,還會鼓動其他人一起相信。倘若他們都信仰上帝,就會形成一個宗派,而且很多人定期搞活動,增強了關系,而這種關系是靠崇拜上帝來建立的。雖然本身比較荒謬,但這種關系確實存在,以至于信仰上帝的群體非常龐大,最終發展成宗教。
信仰神仙和佛的人也是如此。本身人不多,卻在信仰的過程中出現了同化現象。這種迷信思想是可以傳染的,有的人自動去傳染別人,和別人一起交流,甚至幫別人干活,目的就是要別人和自己一同信仰所謂的神靈。時間長了,這種迷信思想就會傳染很多人,甚至會形成某一個宗派。有了社會分工之后,迷信就不是那么簡單了,而是專門成為一種產業。連皇帝都要靠迷信思想來統治人們的頭腦,就更別提民間的宗族了,不僅要信奉神靈,而且要信奉死去的列祖列宗,還要人們定期到祠堂里跪拜。上至朝廷王公大臣,下至民間平民百姓,都迷信。似乎迷信可以讓他們獲得精神寄托,起碼可以認為神靈始終都存在,始終都在眷顧著世間的生命,尤其會維持世間的平衡,叫做因果報應。種下善因得善果,種下惡因得惡果。似乎天道循環,報應不爽。這是人們經常說的,可以說明說這些話的人是迷信的人,因為所謂的天道是看不見的,只是皇帝和大臣宣揚而已,或者說統治階級宣揚天道的目的只是為了神化自己。他們自稱要行天道,是代表神來管理民間的人。一旦有了神權統治,民間的老百姓就不能反抗了,因為隨著神權的出現,命運的觀點也就出現了?;实鄣拿褪悄菢?,王公大臣的命是那樣,平民老百姓的命是那樣,都擺在那里,不能改變。
迷信思想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也有利于斂財,促進經濟發展。按理說,到了當代,有了科學精神,很多人就不應該迷信了,甚至應該完全杜絕迷信思想。但仍然有很多人迷信,甚至官員和富商都在迷信,而他們會成為社會標榜的人物,也算是成功者。他們經常到寺廟或道觀上香,到民間找巫婆和神漢求神問卜,偷偷地去,就認為別人不知道。有些地方公然發展迷信產業,只是用寺廟或道觀上香的錢或者人們捐的功德錢,就可以撐起整個地方GDP。有了如此巨大的經濟利益,很多資本紛紛進入迷信產業,投資修建寺廟或道觀,還要投資開展一些項目,最終賺得盆滿缽滿。而那些進香的善男信女們,除了購買香燭紙馬要花錢,上供品要花錢,而且還要找和尚或道士算命,在寺廟或道觀旁邊吃飯,住宿,購買旅游文化產品等等,都要花錢,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一旦迷信成為產業,就會受到權力系統的庇護。因為權力系統會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而不會以公平公正為中心。只要能來錢,而且來錢快,又不會立刻造成惡劣的影響,就可以開展迷信產業。
民間的老百姓普遍比較迷信,自古以來就有過年過節的傳統,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要送灶神,聚在一起守歲,還要給全神像上供,給死去的先人上墳。其他的節日也有祭祀神靈的,算是一種民間傳統。有的竟然傳承了上千年,成為民族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能被輕易改變。也就是說,民族文化傳統中有很多迷信的成分,但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并不會被視為迷信,也不會受到有關部門的查禁。資本早就看透了這種門道,投資興建寺廟或道觀,甚至在民間修建了一些小廟,供人們燒香拜佛。民間的一些巫婆神漢趁機斂財,要給人們預測吉兇,要給人們看風水,要給人們禳治災禍。有關部門只當不知道,任憑其發展,甚至一些領導都到巫婆和神漢家里求神問卜,還把一些巫婆神漢視為人生的指導老師。社會文化環境比較寬松,法律也比較寬松,可以吸引資本進入,也適合做市場化運作,但很容易導致迷信思想的泛濫。官員本應該信仰馬列主義。信仰無神論,卻偏偏信仰有神論。偏偏要到寺廟或道觀上香,偏偏要到巫婆和神漢家里求神問卜,助長了這種迷信產業的發展。
迷信產業可以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就像香煙和檳榔產業一樣,明明對人的身體有害,但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就不能被取締了。迷信思想長盛不衰,和有些地方提倡有關系,和人們本身的潛意識心理有關系,當然更主要的是和經濟效益有關系。倘若迷信思想總是賠錢,甚至像電信詐騙一樣騙得人傾家蕩產,那么迷信產業就不會存在了。但事實正好相反,微信產業可以給一些地方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也可以讓很多人性情歸于柔順,而不至于總想著反抗,也不是看到社會不公就要憤憤不平,那么迷信思想就會長期存在,而且對官員和商人有天然的吸引力,似乎他們總是要保住權力和錢財,而且認為權力和錢財并不一定能長久,就要祈求神靈,讓神靈的保佑。如此一來,迷信思想就會長盛不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