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2025年4月22日,當金價來到3433美元一盎司(821RMB/克)的頂點時,川普在自己的官網上上架了這樣一款總統金券(PresidentialGoldAurumNote),還揚言這東西只漲不跌。
這很川普,什么發川普幣涉嫌總統權力貨幣化?
現在好了,明說了——金價只漲不跌,還不趕緊買入?
可結果呢?
金價應聲下跌,截止到6月5日,依舊沒有再創新高……
有人說,別擔心,金價還會再漲三倍。
也有人說,這瘋狂的金價,是有人做空的前奏。
但更有人說,黃金就是權力,為什么全人類都對它有一種發自基因的熱愛?
而這熱愛又帶來什么后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故事……
2024年4月·白宮橢圓辦公室
時間回到川普發金券前5天(2024年4月17日),他正在白宮與意大利總理會晤,但忽然,總理背后的那位小翻譯懵了,不停的翻筆記,呃呃呃的半天翻譯不上來。
總理一臉辦公室的看了看翻譯,然后,又切換成英語模式,開始自己回答川總統的問題……
據現場的兩位目擊者稱,小翻譯之所以走神,是因為當時,會場的西側走廊里傳來兩位中年男人的爭吵聲,互爆粗口,小翻譯離得近,被爭吵聲抓走了魂兒。
而細聽爭吵的內容,竟然是效率部長——馬斯克,和美國財長——貝森特在爭吵有關黃金查賬的事兒。
這事兒相當刺激啊,早在今年2月,馬斯克就揚言要全球直播諾克斯堡金庫開箱。
這里的官方名稱叫做——美國金銀儲備中心,位于肯塔基州諾克斯堡軍事基地內,這里儲存著4580噸黃金,上一次公開清點,還是1974年的9月23日,當時美元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剛剛崩潰。
坊間傳聞,美國偷偷運走了很多黃金,為了平息謠言,美國財政部組織媒體和國會議員開庫驗收,表面上直播錄像。
但其實,那會兒也只打開了15個倉庫當中的1個,其余14個倉庫里的情況至今無人知曉。
于是,在馬斯克要徹查金庫,但財政部長貝森特死活不讓,因此,兩人積怨爆發,于4月17日,在白宮走廊互爆粗口,被小翻譯聽到。
所以,美國真的還有那么多黃金嗎?
不知道,不敢問。
你看,上一個敢問這事兒的人——馬斯克,都已經被川普公開羞辱了,還在卸任效率部長時搖頭晃腦,眼角淤青……
你就說黃金這水深不深吧。
曾經,教科書上說,這是因為,貨幣天然是金銀。
但這又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貨幣天然是金銀」?
記得20年前,大學有一次考試,老師就出了這道考題。
當時我都懵了,這是考政治、經濟還是考化學啊?
我們是生化學院啊,這怎么答?
結果,后來公布答案,原來,這是一道很純很純的邏輯推理題……
首先,我們默寫一個元素周期表出來。
然后,把氣體元素排除,因為,如果古人用氣體當做貨幣交易,那么他們可能得先進化出一個能存儲并顯示讀數的天然肺,這是大氣層生物啊,很顯然不適合地球……
隨后,我們再把液體元素排除,因為,古人也沒有量杯和密閉水壺,這更像冰海星球里的場景。
接著,我們還要排除那些過于活躍的元素,它們在空氣中就會自然,遇水就會爆炸,肯定也不能當做貨幣使用。
于是,最左邊兩排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基本都可以排除,就像鈉一樣,它們平常都要保存在煤油當中,一拿出來不是被立刻氧化,就是稍不小心原地爆炸,它們無法儲存你的財富,甚至其中的鐳,都還有放射性,根本沒法兒用。
再往下看,82號鉛元素以后的元素,原子核都太重了,都會衰變,有放射性,肯定也不行,全部排出。
然后,再把對人類有害、有毒的元素:砷、鎘、鉈、銻這些也排除。
沒剩下幾種了吧?
繼續再把地殼里含量過大的,比如碳、鋁、硅、磷、鐵這類,誰都挖的到的元素排除,還要把銥、鋨這類地殼里含量過少難以開采的元素排除。
發現沒有,就只剩下鉑銀金鉛四種了。
然而,鉑熔點太高,1768°C,古人燒不出這么高爐溫熔化它,排除。
鉛表面沒毒,但有神經毒性,后來用鉛做水管、水杯的羅馬人都瘋了,也不行。
這樣竟然就只剩下金和銀了,神奇不神奇?
然而,銀也有問題,那就是燒出來白花花,可過不了多久,就氧化了,不亮了,遠不如黃金那種持久的金閃閃耀眼。
所以,再讓古人兩者比較,大家一定都喜歡那個更金、更閃、更持久的啊。
于是,就這樣,理性的聲音用排除法回答了,為什么全人類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黃金。
這不是巧合,而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可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金相比于銀,為什么更有權力,而非單純財富的象征呢?
其實,這和黃金開采的秘密有關,而這開采之謎呢,我們不妨從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說起……
2020年·秦皇島市
那會兒是2020年的秦皇島市青龍縣清河沿村。
起因是該村的蘇女士在9月份忽然收到了一條欠費通知。
開始她還沒有在意,但細看之下肯定不對,這電費怎么欠了這么多?
我這不是一直在外打工嗎?
家里也沒住人啊。
為了搞清楚原因,蘇女士專程趕回老家查看,可老家里沒有任何異樣,又找來專業人士幫忙,但也是折騰好久也找不到任何問題。
接著,正當大家疑惑時,屋后的水井里忽然傳來了刺耳的聲音。
蘇女士打開井蓋一看,赫然發現,原本應該淹在水面以下十幾米的抽水機,竟然露出了水面,正在抽水工作。
本來,蘇女士家一直使用這套自動抽水系統,當井水抽滿后,抽水機就會停止工作。
可如今,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就導致抽水機經常運轉,造成了家中電費倍增。
但也不會增加這么多啊?
而且,好好的地下水為什么會突然下降呢?
蘇女士詢問左鄰右舍,大家也都反應,最近電費確實變多了,而且水位下降飛快,包括,村里那口百年古井最近也不往外流水了,這其中肯定又鬼。
于是,有村民想到,村北邊山里有金礦,80年代鼎盛時,年產黃金3000兩,只不過后來不知道為什么,停產了,現在礦洞也封死了,但是,從去年開始,就有傳聞說,咱村地下水里含有黃金。
這如今一是地下水驟降,二是電費高漲,怕不是真有人在「抽水吸金」?
因為,「抽水吸金」這事兒先前發生過,是有人在廢礦洞里抽水,用活性炭吸金,有一份判決書顯示,犯罪分子在被抓獲時,搜剿活性炭3037.35克,經鑒定其中所含黃金價值為340600元。
另外,有村民從供電所查來的用電量顯示,除了各家各戶電費高漲以外,其中有四戶人家,月用電量超3000度,最高的一家竟然達到了8409度。
很顯然,就是他家在偷偷「抽水吸金」。
果然,報案后,警察一舉破獲該案,發現村民的作案手法是在家中打了多口深水井,用抽水泵從井中抽地下水,將水存至一個直徑2米、高3.5米的鐵桶中,桶中含有大量活性炭。
這些地下水被活性炭吸附過一遍后,就直接排到了河里或者路面上。
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檢方最后,僅從這些活性炭中,鑒定出價值1000多元的黃金,還不夠電費呢……
所以,這就是黃金開采的秘密,真的很難由小作坊、小部落完成。
有學者計算過,人類歷史上,每開采一噸黃金,平均要消耗2萬兆瓦的能量,而白銀則僅需要250兆瓦。
人類歷史上,一旦有酋長組織起數百人的部落,那他們在獲得基礎的開采、冶金技術后,就很容易找到銀礦,并冶煉出白銀,甚至不少地區,銀單質就像這樣,長成一根長條,最粗的能有手臂粗,就像你看到的苗疆銀飾一樣,開采、冶煉,以家族為單位就可以完成,只說明,白銀不過是部落級別的玩家,而黃金呢?
這是起碼是數萬個部落的集合——帝國,級別的難度。
因為,第一,沒有任何一個部落的領地里就有足夠多的天然金沙。
第二,哪怕有,看看美洲的淘金熱,那需要多少人淘金,多少人后勤啊,部落無法支撐。
第三,如果要開采金脈,那平均全球金脈含金量2-5克每噸而已,可就拿三星堆的那半張大金面具來說,它就有280克,也就意味著,它背后是280÷4=70噸原礦的開采、冶煉與運輸……
這恐怕就需要數萬人通力合作,數十萬人保障后勤了吧。
所以,當部落酋長們,看到埃及法老那動輒上萬克的金面具、金權杖時,其實他們感受到的就跟宏偉的金字塔一樣,是一種強權和帝國組織力的象征。
這就是黃金與權力的秘密。
可接著,卻又有一個故事,似乎能打破以上的猜想……
失落的黃金地圖?
失落的黃金國真的存在嗎?
有人說,它藏在亞馬遜叢林當中。
有人說,它是極北之國——許珀耳玻瑞亞。
還有人說,它是西伯利亞深處一個時隱時現的山谷……
數千年來,無數探險家尋找它,始終無法找到。
但就在2019年,一位俄國人——馬克西莫夫·羅(MaximovRo)卻聲稱自己通過一份遠古的地圖,找了這條黃金河谷……
這是他真實拍攝的影片,看環境,真的就是南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山山谷一樣,而阿爾泰,這也正式蒙古語、突厥語中金山的意思。
接著,當他的小鏟子,開始撥動時,突然,一塊碩大的狗頭金露了出來。
很快,畫面切換,他又拍攝了一段河流環境,繼續撥動,不一會兒后,忽然又有一個金閃閃的東西露了出來,用鏟子圍繞它深扒,難以至今,這塊狗頭金更大。
當我看到這影片時,一度懷疑專家說的什么黃金、文明與帝國的理論是不是瞎扯啊。
這馬克西莫夫明明單槍匹馬,隨手就挖到了至少好幾千克的黃金……
而且,繼續沿著狗頭金,也就是天然黃金的線索深扒。
我們會發現,地球上最大的一塊,叫做「歡迎陌生人(WelcomeStranger)」,1869年出土于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長約61厘米、寬約31厘米,僅位于地表下3厘米處,也是由這兩位礦工在一顆樹的根部用鏟子隨意撥動時發現的,和影片里的情況很像啊。
當時,附近的渣打銀行甚至都沒有足夠大的天平來稱量它,它被打碎以后稱重——78千克。
最終冶煉出71千克的黃金。
銀行為此向兩位礦工支付了9,583英鎊,約等于今天的價值接近500萬美元。
這些黃金被加工成金錠,運往墨爾本,然后裝上蒸汽輪船"雷蓋特"號運往英格蘭銀行。
后來,無數淘金客聽聞消息后,涌入維多利亞州淘金,這里也因此立起一座方尖碑,來紀念「歡迎陌生人」的發現。
而且,世界第二大的狗頭金——「歡迎(Welcome)」也發現于維多利亞州,69千克。所以,這黃金怎么感覺也不那么難獲得啊,是專家錯了嗎?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重點,第一,雖然俄國人——馬克西莫夫·羅始終堅持自己的影片沒有造假,但不少人都認為,影片確實沒造假,可會不會有一種工藝叫做噴涂金粉?
第二,所謂加州淘金熱究竟是什么?
印象中,好像是小100年前,美國加州發現大量黃金,于是短時間內就有20萬人涌入加州淘金,但其實,如果用圖表和數據說話,那么,這個故事是在說,過去1萬年來,人類的黃金產量始終平均,也就是大概每年2噸的樣子,可1847年美國、澳大利亞相繼發現金礦后,淘金熱讓人類的黃金年產量暴漲了100倍——達到每年200噸……
所以,歡迎陌生人,這些動輒幾十千克的狗頭金,也不過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們真的是地球遺孤,而現實中,采金非常辛苦,所收獲的,也不過是金沙而已,比如,在盛產黃金的菲律賓,就有這樣一段讓人揪心的故事……
菲律賓海底采金……
在菲律賓蔚藍色的海岸線上,14歲的丹尼斯已經在這里采金3年。
他戴上護目鏡,又只在腰間綁一根軟管,就靈活的潛入了海底。
由于菲律賓是2000多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陸地」,所以,這里盛產黃金,擁有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但從西班牙殖民以來,那些容易開采的表層黃金早被挖完了,大型的國有金礦陸續關停。
可地人卻依舊貧窮,他們于是走上了以家庭為單位的淘金之旅。
丹尼斯和父親、叔舅們可以只靠這根軟管,在海底連續工作8個小時。
首先,他們潛入了20多米深的礦井底部,父親開始收集底沙,丹尼斯為他撐開袋子,裝滿后打包,然后再搬運到吊籃當中,當吊籃裝滿后,丹尼斯會向其中注入空氣。
這樣,浮力會讓吊籃變輕,于是,丹尼斯再扛起一袋底沙,他便拉著吊籃往海岸上走去。
每個袋子大約重30公斤,丹尼斯就這樣肩抗手拉的將它們帶回岸上。
然后,淘洗這些底沙,大約每15袋能夠淘出1克金沙。
休息片刻后,丹尼斯再次潛入海底,黃金是召喚著他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在海島的另一邊,哈拖一家更是天剛亮就劃船進入這片富含金沙的沼澤。
大伙兒開始挖坑,這些淤泥很重,也很難聞,但他們必須挖得足夠深,才能找到黃金。
哈拖剛剛13歲,他嘴里叼著一根軟管,就這樣潛入了淤泥坑洞之中。
他在漆黑的泥塘底挖沙,一袋袋淤泥被拉出井口。
那條唯一的生命線臍帶,連在一臺給輪胎充氣的空氣壓縮機上。
經過一上午的努力,他們裝滿了幾十個袋子的淤泥,再經過層層篩洗,他們得到了一小撮金沙。
這些金沙還需要用汞齊法冶煉——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加熱,汞蒸氣會傷害大腦,房間中充滿了刺鼻的氣味,但他們早已習慣,并不會感到頭疼。
最終,他們得到了一顆小金豆,哈拖把它賣給收貨商,稱重后按市價,他得到了520菲律賓比索。
這相當于67塊人民幣,再分給同行四人,每人分得16塊而已。
這就是真實采金的含辛茹苦。
但是,當我們繼續放大這張黃金開采數據圖,我們會發現,當前面暴漲200倍的美國、澳大利亞,與這個國家的開采量相比,也只是寶寶……
所以,這個黃金之國,究竟是誰,又為什么它之前沒有發現黃金呢?
黃金國的秘密……
原來,這個黃金國就叫做南非,而它發現黃金的原因,是因為地質學家們終于破解了地球黃金之謎,而展開這答案,我們卻又忽然發現兩個驚天秘密:
1,就像阿努納奇傳說說的一樣,地球果真是太陽系中含金量排名前幾的星球。
但是,這些黃金都沉積在地核當中,人類技術無法開采,可如果全部開采出來,那么,大約有1600萬億噸,鋪滿地球表面,能鋪半米厚……
2,南非長在古老的克拉通(Craton)結構上,這是一種地球誕生之初就存在的堅硬結構,如果它如今還依舊在地表,那么,其中是否存在很多沒有沉入地核的遠古的黃金呢?
果然,當專家們在南非一鏟子挖下去的時候,全球黃金產量再暴漲10倍。
再后來,根據克拉通里理論,各國專家們都在自己國土上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黃金礦脈,全球黃金產量開始飆升,現在,大約每年產出黃金3500噸。
而這3500噸黃金,又大約分為這樣四種用途:
1,造珠寶,包括金牙,這大概要用掉年均開采量的44%,也就是2000噸左右;
2,投資,這大概占24%,1200噸上下;
3,各國央行儲備,這個占20%,1000噸上下;
4,科技消耗,也就是造芯片、造電子設備、用于醫療等消耗性使用,別看這個目前才7%,份額很小,但50年前,1974年,這塊每年才消耗66噸,和金牙消耗的65噸相當,但到了50年后,2024年,就已經高達321噸,而可預見的未來,當我們的電子設備更多、更先進時,這一消耗很可能到達上千噸。
而這么一直消耗下去,我們地殼兒里的黃金還夠用嗎?
因此,不少人就憑這一點,不談什么投資避險、亂世黃金的,也都認為,目前金價再三倍毫不夸張。
但是,反對者卻又拿出了這樣三條新聞:
1,近日,德國哥廷根大學團隊通過研究夏威夷火山巖中的金屬釕痕跡斷言,地核正在泄露。其中恐怕有上千億噸的黃金和各種貴金屬早已經被泄露到地殼當中。
這一發現于2025年5月21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2,5月29日,一家美國公司在德州成功演示了一種顛覆性的地球鉆孔技術,采用毫米波直接熔化巖石,它有望在3年內打破前蘇聯科拉深井1.2萬米的記錄,將人類鉆地深度刷新到2萬米,甚至更深。
而大陸地殼平均厚度才3.3萬米,如果它5年內,真的能鉆到2-3萬米的深度,那么地核泄露的黃金是不是就將變得像石油一樣?
3,馬斯克的星際采礦計劃,又傳來新消息,原來早在2023年,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就已經幫NASA發射過一艘星際采礦飛船。
它的目的地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里有一個顆預計表面已經徹底被金沙鋪滿的智神星(16Psyche),為什么這么多黃金,科學家們給出了這樣的理論模:
第一,它的地核含金量豐富;
第二,它曾被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撞掉了所有地殼、地幔中較輕的物質、元素,地核裸露出來,然后,經過冷卻,變成了如今這樣一顆幾乎只含金、鐵、鎳、鉑等貴金屬的星球;
第三,由于撞擊產生的巨大能量,星球上的金雨下了好幾千年,如今可能已經成了布滿星球表面的金沙,總計數百萬億噸。
你只要上去走一圈,鞋底上沾的金沙,都夠你回地球財富自由了。
是不是很爽?
而消息稱,該采礦飛船一切良好,預計2029年8月登陸這片金沙之海……
所以,還是先別急著梭哈黃金,萬一突然哪天一個技術革命,黃金變石油呢?
另外,還有一項細菌采礦技術,也正在實驗室中迅猛發展,原理十分神奇……
回收黃金
大家一定都看過這類從舊手機、舊電腦,甚至舊IC卡片中回收黃金的影片吧。看上去非常爽,當最終的金豆子被大火熔煉出現在坩堝中的時候,我們感覺這就是一本萬利的回收生意。
但為什么全球黃金供需中,又要把技術使用算作消耗呢?
這不明明可以回收嗎?
其實,這個回收的成本和污染都非常大,比如這條實驗影片,從500個廢舊CPU中各種取料,過濾,溶解,除雜,還原,一頓操作,最終回收出2.58克,金價低的時候估計都不夠成本。
按2022年的數據來看,全球共產出6200萬噸電子垃圾,只有不到1/4得到了回收。
其中,美國回收出13.8噸黃金,中國6.6噸,德國3.2噸,法國2.8噸,日本2噸,這全球前五加起來28.4噸,占全球黃金回收的大約一半。
2024年情況與2022年相近,也就是說,2024年,我們造電子設備,花掉了321噸,單只回收回來50多噸。
哪怕24年,金價都漲到了600人民幣一克,大家的回收熱情還是不高。但是,如果我們想辦法降低回收成本呢?
比如,不要用人力和化工方法,而是培養一群細菌來幫我們回收黃金?
果然,2018年,生物專家們發現了耐金貪銅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是不是聽名字就很高端?
而現實中,它也確實能在重金屬含量極高的溶液中生存,同時,為了不被重金屬殺死,它們又會把體內的金元素結成小金沙給吐出來,這簡直就是為人類回收黃金而生的細菌。
于是,經過這些年的培養,這項細菌煉金術,預計在未來20年內成熟。
所以,即使未來人類每年做電子產品消耗兩三千噸黃金,搞不好這些細菌也能幫我們低價回收回來。
回到前面4種黃金用途,以上,就是科技消耗這一塊兒背后的秘密。
投資黃金
接著,我們再來聊聊投資這一塊,這一塊應該分為兩個部分,買實物黃金和買虛擬黃金。
先說買實物黃金,這一塊其實和造珠寶那一塊非常像,因為,人類儲藏黃金,這幾乎就是一種本能,你一旦買金條、買金磚、買金首飾,總不會想著明天金價漲個100塊就把它們熔了,賣了吧。
當你買到那些金閃閃,其實是買到了一種源自基因的安全感。
這種基因安全感,就讓黃金價格從10年20年的長遠角度來看,一定是升值的,為什么?
因為,前面用排除法計算過,除了黃金,就連白銀都不是人類基因中共通的認可,而這種共通認可的本質是什么?
大家覺得,是不是就叫做人類的發展?
我的一個朋友甚至說,買黃金,就是買人類ETF、人類大盤,只要你相信天佑人類,人類一時半會兒還不會滅絕,人類還在競爭與合作中不斷前進,那你就投資黃金,總歸不會錯。
但是,自從我這位朋友,了解過地核黃金和智神星黃金的故事以后,他開始買那些專業開采黃金的礦業公司(的股票)了,這的確是思路清奇啊。
然后,投資這塊的買虛擬黃金,這個太投機了,風險太大,大家千萬別嘗試。
其實,從我們前面聊過的這些化學、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短期金價劇烈波動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邏輯,那就是,人類基因愛黃金,這就導致,黃金,自古以來就成了某種根植在每一個人類個體基因中的區塊鏈。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沒有任何一個寡頭能夠操控黃金價格。
而且,也沒有任何一位華爾街精英和任何一臺超級計算機能算遍全天下的人心,從而預測金價。
可能聽到這兒,你要反駁我了,誰說沒人能操控金價?
馬斯克要查賬的那些金庫,全球各大國的黃金儲備,難道不是能操控金價的寡頭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用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那就是,從歷史出發,來幫全球五大金庫盤盤賬……
NO.5:英格蘭銀行金庫
這是位于倫敦針線街地下24米處的英格蘭銀行金庫,連綿數公里,擺放著5100多噸的金閃閃,但其實,它僅有310噸和1600噸分別屬于今天的英國政府和各大與英國有關的商業金融機構。
其余的3200多噸,則屬于全球30多個國家,英國只是幫他們代為保管。
1816年,當大英帝國確定1英鎊=7.32238克黃金時,這里是世界最大的金庫,但隨著帝國的衰落,這里的黃金儲量也日益干涸,最慘的是一戰、二戰,敵人的炮火可不會因為你的物資短缺而停止,但滿目瘡痍的國土,還去哪里獲得物資呢?
回看近現代,一次次世界混戰中,美國都安坐在美洲巨島之上,他們對戰爭雙方都說,我們只收黃金,不收紙幣……
NO.4:法蘭西銀行金庫
現在,你看到的是法蘭西銀行金庫,它位于巴黎第一區地下27米處,金庫入口偽裝成普通辦公樓,內部通道設自毀機制。
這里一共存有約2400噸黃金,來源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拿破侖皇帝時期,這些黃金,就是法蘭西的定海神針,比如,哪怕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運動,也因革命軍未控制金庫,而導致凡爾賽(梯也爾)政府用金庫抵押,獲得20億法郎資金,最終鎮壓革命。
NO.3: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
這是位于紐約曼哈頓地下24米處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雖然這里儲存著6350噸黃金,但其中94%都歸屬于36國央行和各大國際組織,僅6%,約415噸,為美國所有。
為什么世界各國要把黃金存在這里?
其實,和前面英格蘭銀行為什么也存了很多外國黃金一樣。
兩個原因,一是,二戰及冷戰期間,很多國家害怕黃金被搶,于是都運來這里來保管,后來,各國也出于對英美兩國的信任和對運輸風險及成本的考量,沒有運回黃金。
現在,如果各國需要交易黃金,那么不過是在這里更改一下金庫的房間編號而已,甚至都不需要物理移動。
NO.2:德意志聯邦銀行金庫
接著,德國央行(Bundesbank)金庫,這里有理論上,3380噸的黃金賬目。
位于法蘭克福地下30米處,傳說,這里曾經儲存著上萬噸黃金,但隨著納粹的覆滅,數千噸黃金被隱藏到世界各地,其中一處,就像《飛鷹計劃》里講得一樣,被隆美爾隱藏到了撒哈拉深處。
而另一處,則偽裝的捕鯨船,一批批運往了南極地心的納粹基地——新施瓦本(Neuschwabenland)。
這些黃金,都是納粹蓄謀東山再起的資本。
接著,最近德國人計劃把存美國那兒的1240噸黃金運回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發動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又察覺到了什么不妙的信號?
畢竟,萬一再打起來,恐怕又有人要不收紙幣,只收黃金了……
NO.1:諾克斯堡金庫
這里是號稱美國經濟的「鋼鐵心臟」的諾克斯堡金庫,他儲存著4583噸黃金,占美國黃金總儲備量的56%,駐扎美國陸軍精銳——V軍團,其核心第16騎兵團,最快5分鐘可抵達金庫。
其實,看完這五大金庫,大家發現沒有,所謂的世界霸權,也就像地球村霸,資源充沛時,明爭暗斗,各種逆差、順差,利率、債券玩兒得花到飛起,根本看不懂。
可一旦巴黎公社,一旦世界大戰呢?
大家都懂,不收紙幣,只收黃金啊,從國家到個人,我們對黃金的基因之情不變。
比如,地球上還有兩座不公開的金庫,一座是意大利央行金庫(Bancad'ItaliaPalazzoKoch),位于羅馬地下深處,暫無任何內部畫面流出。
賬面顯示,這里儲存著2450噸意大利黃金,但據傳,這里還儲存著梵蒂岡的瑰寶,和許多古老家族的存款,其黃金總量可能有上萬噸規模。
另一座,或者說是一系列不公開金庫,則隱藏在瑞士的群山當中,這其中,僅僅公開的瑞士央行金庫,就存著賬面1040噸黃金,是全球第六大官方黃金儲備,而那些未公開的瑞士各商業銀行金庫里,則可能儲存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黃金和寶藏。
因為,從500年前,加爾文宗教改革以來,無數受迫害的新教徒,就帶著黃金、財富逃亡瑞士,瑞士也堅決執行客戶保密制度,包括二戰期間,也有大量受迫害的猶太人帶著財富逃亡而來。
有一種說法認為,瑞士為何能成為永久中立國?
很可能世界上的各種敵對,都在它這兒存著黃金呢,不能打,真不能打……
回到現實
回到現實,這就是有關人類與黃金的秘密。
它象征著強權和財富,但它本身也不過是地核中含量豐富的一種金屬元素。
它價格猛漲三倍,但它的產量卻也在隨著技術發展而不斷攀升。
全地球人都對它有一種發自基因的熱愛,但恰恰是這種愛,讓世界有了霸權,也有了爭斗。
同時,這種愛,還讓它成了無法被操控和預測的基因區塊鏈。
別看些什么全球五大金庫,真正最大的金庫是印度民間,預計持有1.2-1.5萬噸黃金。
中國民間,也是不遑多讓,甚至還有一個考古傳說說,為什么中國明明盛產黃金,明明也是克拉通上的華北和西南,怎么歷史上就一直缺金?
原來,你看看挖出來的海昏侯墓,你看看只挖了2‰的三星堆,我們曾經是那樣的愛黃金,愛到將它們全部打包帶入地下……
甚至還有都市傳說說,除了表面的金閃閃,前文明的法老、約柜和嗎哪(mana),黃金還有一種更神奇的單原子金狀態,這是史前魔法的真正來源,也是煉金術的本質追求,而這種單原子金,竟然也真的被科學家們一步步還原了出來,這些故事過于縹緲,我們不妨會員頻道細說。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最后夫人說,還是那場下了幾千年的金雨最讓人著迷啊。
(完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