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核電正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國際能源署預測2025年核能發電量將創歷史新高,40余國加速推進核電項目,中國更規劃2035年核電裝機達1.5億千瓦,2060年突破4億千瓦。
然而,核能“黃金時代”的背后,鈾資源保障卻暗藏危機:中國鈾礦自給率不足15%,2024年需求缺口高達1.1萬噸,且未來15年需求將激增近3倍。更嚴峻的是,我國超70%鈾礦屬于“難啃的硬骨頭”——或深埋地下,或伴生放射性元素,或處于高礦化度地下水區,傳統開采技術束手無策。在此形勢下,擁有全國唯一鈾礦采選冶本碩博全鏈條培養體系的南華大學,其相關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能力自然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
尤其是南華大學作為目前全國唯二與中核集團聯手打造的“核產業特崗”高校(另一所是清華大學),其核產業特崗訂單班“入學及入企”、享受正式編制待遇的利好條件受到了眾多考生和家長的青睞,每年報考熱度居高不下。
就以南華核產業特崗訂單班2024年的錄取情況來看,其12個專業中,錄取最高分已經達到了615分,超湖南省特控線193分。單純的數字或許無法切實感受,換個說法就是:這樣的分數和位次,在當時足以報考省內985院校。可見南華“核產業特崗”的人才培養優勢,是很受高分優質該考生青睞的。
畢竟南華“核產業特崗”的教學資源與人才培養模式有著滿滿的“誠意”:從大二開始,學生將配備校內學術導師與企業實踐導師,后者均為行業資深專家,直接指導實踐課程與畢業設計;大二、大三暑期的企業生產實習,更實現“真崗實訓”—— 企業提供不低于實習地點最低生活保障的補貼,承擔暑假實習住宿和往返差旅費用,讓學生可以專心的投入到崗位的實習當中。
甚至項目還為升學學生開辟了“綠色通道”:即便考取研究生,仍可與企業延續簽約,讀研期間繼續享受企業提供的學業支持,實現“本科就業有保障、考研深造有后援”的雙重利好。
同時,醫學作為南華的另一張名片,在湖南醫學界素有“湘雅之下,南華為峰”的說法。而該校2024年醫學類專業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也正好印證了這一格局:物理類臨床醫學(卓越醫生班)以最低分600分高居普通批次首位,較2023年再漲953個位次,省內醫學院校中僅次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此外還有口腔醫學最低分589分、麻醉學最低分587分、臨床醫學最低分585、醫學影像學最低分585、均遠超省內特控線,也是該校高分考生的聚集地。
而南華醫學類專業之所以會成為高分考生的選擇,一方面是因為醫學類專業本身就具有更高的報考熱度,醫學學科更是長期居于百度熱搜學科第一。另一方面,則是南華的醫學教育最早源于1958年創建的衡陽醫學院,至今已有60余年的辦學歷程,其臨床醫學、藥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4個醫學及其相關學科均入選ESI學科排名前1%,學科建設成效顯著。
且在優勢學科建設推動下,其衡陽醫學院人才培養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從2022年至2024年研究生錄取率均達到50%以上,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更是穩定在90%以上。
同時,南華衡陽醫學院還是國內首個推出“免費醫學生計劃”的院校,自2020年計劃實施以來,累計資助學生3434人,資助次數最多的學生群體考研錄取率達84.42%;與此同時,臨床醫學專業招生分數線在省內排位逐年提升,2024年居省內第二位,其中,面向高考600分以上考生的臨床醫學卓越班招錄148人,三年時間招生人數增加了近3倍。
而且,根據計劃要求,除第一年依據高考成績進行排名外,之后每年將依據學年學分績點,由高到低進行排名確定前50%。采取滾動制評選機制,意味著獎學金資格將隨年度學業表現動態調整,這有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成為該計劃核心亮點之一。
高考志愿,不是簡單選擇一所大學、一個專業就可以,更要考慮到是否契合國家發展戰略、其擁有的深厚行業積淀和特色培養路徑是否能讓考生獲得更大的發展潛力。而南華大學全國唯二的“核產業特崗”、“湘雅之下,南華為峰”的醫學榮光、首個實施的“免費醫學生計劃”……均能達到個人職業理想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連,且人才培養成效亮眼。這樣一個方向清晰、資源充沛、保障有力的發展平臺,自然值得高分優質考生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