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曾經說過,目前的伊以停火,不過是短暫的“中場休息”,戰火有可能再次點燃,對抗有望進入“下半場”。據《瀟湘晨報》6月26日的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伊以之間的沖突“可能再次爆發,也許很快”。大家知道,特朗普是此次伊以停火的“斡旋者”,是他最先宣布兩國進入“分階段全面停火”,他認為自己的功績可以媲美“結束二戰”,為何伊以停火不到一周,特朗普又宣稱伊以戰火“可能再起”?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美伊核談將在下周舉行,特朗普威脅伊以或很快再度爆發沖突,說白了,也就是威脅德黑蘭,如德黑蘭拒絕做出讓步,未能滿足美國的所有要求,以色列甚至包括美國,或將再次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因此,特朗普的“伊以沖突再起說”,并非是否定自己的“斡旋調解之功”,而是對伊朗當局的一種警告,和此前的最后通牒類似,言下之意就是,“留給伊朗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公開威脅伊朗之外,近日特朗普還對伊朗極盡嘲諷之能事。比如說,特朗普在出席海牙北約峰會期間,就宣稱伊朗在向中東美軍基地發起導彈報復之前,“提前通知了美方”,德黑蘭甚至詢問他“幾點鐘打合適?1點行不行?”特朗普表示,正是因為伊朗提前“通風報信”,所以中東美軍“毫發無損”,他稱贊伊朗此舉“非常好”。特朗普對伊朗的這番嘲諷,可謂“陰損至極”,讓德黑蘭在國內外“無地自容”。
在美伊核談重啟之前,特朗普威脅再度打擊伊朗,這是很好理解的,但他為何還要如此嘲諷伊朗?一方面,伊以停火達成之后,伊朗對內宣稱取得了巨大勝利,伊朗民眾也紛紛聚集在街頭舉行全國性的慶祝。應該說,伊朗的確成功扛住了美以的聯合打擊,但特朗普不希望伊朗“士氣高漲”、“民心振奮”,這不利于接下來的美伊核談,也不利于對伊朗動武,所以要極盡全力抹黑伊朗,打壓其民族精神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伊以停火之際,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訪問了俄羅斯,并與俄總統普京舉行了會晤,后者承諾將“對伊朗人民提供協助”;此后,伊朗防長納西爾扎德借著上合防長峰會的契機,也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希望中國“發揮更多作用”,“繼續主持公道”。在此情況下,特朗普故意抹黑伊朗,就能離間俄伊與中伊關系,言下之意,“你看波斯貓早就和座山雕‘暗通款曲’了,你們還要幫助他嗎?”
所以,特朗普此時對伊朗極盡威脅和嘲諷,并不是“隨口亂說”,而是“有的放矢”的,其著眼點,就是下周將要重啟的美伊核談,特朗普希望借著此次“并不成功”的美以聯合打擊,脅迫伊朗簽署不平等條約,具體來說,就是徹底放棄“核能力”,包括“民用核能力”,實行“零濃縮”,此外還要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能力,使其徹底變成一個“無爪無牙”的波斯貓,再也不能對美以在中東構成挑戰和威脅。
對于特朗普的鬼蜮用心,斗爭經驗豐富的伊朗自然“一眼看穿”。據CCTV國際頻道26日的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他對伊朗“戰勝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和美國表示祝賀。哈梅內伊強調,美國之所以直接參戰,是因為特朗普認為,“如果不出手,以色列將被徹底摧毀”,但即便美國直接參戰了,“也并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好處”,“伊朗同樣取得了對美國的勝利”,“并狠狠扇了美國一個耳光”。
哈梅內伊的這番講話固然有其夸張的地方,比如說,美國不參戰,以色列將被“徹底摧毀”,這就有點夸張了。但美國不參戰,隨著以色列攔截彈被消耗光,將被伊朗打得很慘,這基本是肯定的,而這是內塔尼亞胡政權無法承受的,所以特朗普才“被迫出手”。從這個角度來講,哈梅內伊的講話并非是“喪事喜辦”,而的確是“打退敵人”的勝利宣言,說實話,如果美以能夠贏得戰爭,它們根本就不會停火,哪怕你跪下來求也不行。
聯系下周的美伊核談,聯系特朗普的嘲諷和威脅,再聯系此次伊以停火的根本原因,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只要伊朗堅持打“持久戰”,說實話,美國和以色列拿他也沒辦法——以色列“耗不過”伊朗,后者的導彈能夠耗光攔截彈,打爆以色列;美國雖然遠比伊朗強大,但由于中國的存在,美國不可能一直在中東耗著,所以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照顧以色列,將美國的國運陷在中東。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伊朗能堅持持久戰,不怕犧牲,一定能夠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而多極化世界也必將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