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6月23日,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卡拉斯在記者會上炒作“中國援俄”等話題,還聲稱要對華保持“現實主義”。
卡拉斯在歐盟成員國外長會后放話,一邊承認中國是歐盟最大貿易伙伴,也肯定雙方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另一邊卻炒作“中國干預民主進程”“脅迫性貿易”等虛假議題。她甚至老調重彈,污蔑中國是“俄烏沖突關鍵支持者”,稱這些因素讓雙邊關系緊張。可明眼人都知道,中國一直積極推動俄烏沖突政治解決,向沖突方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反倒是歐盟跟著美國對俄制裁,加劇了地區動蕩。
歐盟(資料圖)
這不是卡拉斯第一次發表類似言論。1月,她聲稱美國最擔憂中國,還說中國在觀察大西洋共同體對俄烏沖突的回應,暗示若不處理好與俄關系,就無法應對中國。3月,她為向特朗普政府示好,稱美歐貿易戰會讓中國受益,全然不顧中歐經貿合作的互利本質。更離譜的是,她擔任愛沙尼亞總理時,就以“安全”為由抵制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拒絕出席相關會議,對華敵意早有淵源。
歐盟工業事務專員塞喬娜6月23日也出來挑事,說歐盟應建立聯合稀土儲備,防止所謂“中國經濟勒索”,還聲稱歐盟有能力在貿易戰中“捍衛自己”。但事實是,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根本不是針對歐盟。在美國掀起關稅戰后,中國對美實施稀土管制,卻依然給歐洲企業出口許可。歐盟這時候跳出來,明顯是主動找茬,想跟著美國打壓中國。
現在的歐盟,對華態度上分成兩派。一派是企業界和理智政客,在美國關稅威脅下,想和中國改善關系,發展貿易,擺脫對美依賴,免得被美國收割。另一派是親美派,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類人,想通過遏制中國向美國示好,換美國在關稅上的豁免,還想搶中國發展的成果。這兩派力量互相制衡,也受國際地緣政治影響,時而這派占上風,時而那派占上風。
當美國對歐洲關稅戰加碼,逼得歐盟不得不妥協時,歐盟內部主張獨立自主、和中國友好交往的力量就會抬頭。可要是美國放松對歐打壓,鞏固了霸權,親美派就會跳出來,強調對華強硬,配合美國圍堵中國的策略。現在美國在中東搞了些動作,支持以色列對付伊朗,這些親美派就覺得腰桿子硬了,開始對華放狠話。
馮德萊恩(資料圖)
中歐關系本應是維護全球穩定的重要支柱。雙方經濟合作密切,在綠色轉型、數字合作、產業鏈重塑等方面互補性很強。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中歐貿易額逐年增長,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過8000億歐元。這種合作不僅關系到歐盟的產業安全和能源布局,也影響著世界經濟復蘇和全球治理。
但歐盟親美派卻把中國當敵人,跟著美國走,這完全是戰略誤判。美國從來不管歐洲的利益,只想著榨干盟友的資源。就說美國在中東空襲伊朗,都沒跟歐洲盟友商量,明顯是不把歐盟放在眼里。歐盟要是在對華政策上失去自主權,就會失去在全球事務中的獨立發言權,最后只能淪為美國的“韭菜”,被反復收割。
中國外交部早就指出,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中歐關系具有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王毅外長也多次強調,中歐應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堅持互利共贏,在對話中解決問題,在合作中開拓未來。可歐盟一些政客就是聽不進去,非要跟著美國走,搞對抗那一套。
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是出于國家安全和資源保護的需要,完全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歐盟要是想在稀土上和中國“以牙還牙”,搞貿易戰,那就是打錯了算盤。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掌握著稀土加工的核心技術,歐盟要是失去中國的稀土供應,其新能源產業、高端制造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歐盟外長(資料圖)
再說,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直秉持公平正義,推動多邊主義,支持全球化。歐盟要是跟著美國污蔑中國“援俄”“網絡攻擊”,那就是顛倒黑白。中國在俄烏沖突中始終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提出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反倒是歐盟跟著美國對俄制裁,導致能源價格飆升,通脹高企,讓歐洲民眾吃盡了苦頭。
歐盟要是真以為中國好欺負,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中歐合作,歐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要是搞對抗,只會讓自己失去發展機遇。希望歐盟能認清形勢,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回到對話合作的正軌上來,別再跟著美國瞎折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