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上段時間在短視頻上刷到一則新聞,伊拉克正擬定一項法律提案,打算將女孩的法定結婚年齡從18歲降至9歲。
這一消息一出,不僅在國際社會引發爭議,也讓許多女性權益組織感到震驚與憤怒。
9歲的女孩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她們剛剛步入小學,連青春期都未開始,更別說月經、懷孕、生育這些話題了。
此時讓她們步入婚姻生活,實在是剝奪了她們作為兒童應有的成長、教育與自由。
相比之下,中國的女性法定結婚年齡為20歲。雖然從法律上說已經成年可以結婚,但現實中,大部分女孩20歲還在大學校園里,忙著上課、考試、準備未來的職業規劃。
她們并未做好成為母親的準備,也并非人人都理解婚姻背后的責任與挑戰。
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依舊能看到一些因種種原因選擇在學生時期結婚甚至生子的個別案例。而其中的風險,遠比想象中更大。
01
宿舍產子的女大學生:震驚、幸運,更是警示
記得之前,在湖北一所高校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一名大三女學生挺著大肚子堅持在校上課,甚至還睡在宿舍的上鋪。
或許是因為條件所限,她并沒有選擇休學或回家待產,而是硬撐著繼續完成學業。
某天深夜,這名女生在上鋪突然感覺到陣痛襲來,情況緊急,已經來不及前往醫院生產。
她就這樣一個人躺在宿舍床上分娩,孩子就這樣出生在并不干凈、安全的環境中。
動靜太大驚動了舍友,舍友也嚇得六神無主,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
接到電話后,荊州市中心醫院的急診醫生龔楊和同事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眼前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女孩剛剛分娩,孩子還連著臍帶,而母親因為生產過程過于劇烈,已經大出血,床鋪上一片血跡斑斑。
好在搶救及時,醫生迅速為新生兒剪斷臍帶、清潔處理,并將母子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幸運的是,經過處理,母子平安,最終脫離了危險。
更令人驚訝的是,孩子出生后稱重竟然有9斤。正常情況下,胎兒達到這個體重時醫生一般會建議進行剖宮產。
而這位媽媽竟然在毫無醫療幫助的情況下完成了自然分娩,確實令人難以想象她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與風險。
而更讓人感到復雜的是,舍友在得知此事后竟然相當淡定,說了一句:“她已經不是第一次生了,這是二胎了?!?/p>
02
盲目的早孕早育:對身體、心理和生活的多重沖擊
看到這樣的故事,不禁讓人沉思:我們的社會是否對年輕女性,尤其是在校學生的生育觀念缺乏足夠的引導和保護?
首先,從醫學角度來看,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3歲至29歲之間。
這個階段不僅卵子質量較高,而且女性的身體和心理也相對成熟,更適合承擔起孕育生命的重任。
而20歲以下,尤其是未成年女性身體還未完全發育成熟,早孕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大,難產、流產、大出血等風險都遠高于正常生育年齡。
其次,學生階段本應是積累知識、鍛煉能力、規劃未來的時期,而不是被迫承擔為人妻、為人母的重負。
一邊上學一邊懷孕、育兒,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習進度,還會導致心理壓力驟增。
原本應當無憂無慮的青春年華,因為一次“選擇”而變得沉重。
再次,在宿舍這樣并不具備任何醫療條件的環境下分娩,不僅對產婦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也容易對新生兒造成感染、缺氧等問題。更不要說,這對其他宿舍同住的女生也是極大的驚嚇與影響。
03
生育不僅僅是“生”,還關系到責任與未來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早生孩子沒什么不好,反正年輕恢復得快,早點完成任務早點輕松。
可事實上,生孩子不是任務,而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生育意味著要有穩定的生活環境、經濟來源、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身體條件。
而學生群體往往這四點都不具備。倉促地迎接一個生命的到來,更多的時候意味著未來要為沖動的決定付出代價。
我們不能只是看到“生”這個字,更要看到“育”——怎么把孩子帶大,怎么教育好,怎么在家庭、工作和社會中尋找平衡。
這些問題,哪怕是成年人都常常頭疼不已,更何況是仍在學習階段的年輕人。
當前全球不少國家都在面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問題,有些甚至開始考慮下調法定結婚年齡以“鼓勵”生育。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年齡降低,并不能解決生育意愿下降的問題,反而可能在缺乏成熟心智和準備的情況下,帶來更多社會問題。
中國的教育體系是相對完整和完善的,我們的女孩們有機會通過讀書走出更廣闊的世界,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生活。
而不是被迫在“合法年齡”一到就匆忙走進婚姻、生育,甚至失去繼續求學的機會。
最后,想對所有在校園里的女生們說一句:如果你已經有了穩定的戀愛關系,暫時不想生孩子,一定要做好科學避孕;
如果已經懷孕,想要生下來,也請勇敢地尋求學校、家人或者醫療機構的幫助。千萬別把生育當兒戲,更不要獨自承受一切。
畢竟,我們不是為了完成某種責任而生孩子,而是應該在準備好之后,迎接這個小生命,給他一個真正有愛的起點。
果媽寄語
生育不應是被逼無奈的決定,更不應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認真地迎接,每一個媽媽也值得被好好地保護。讓我們用更理性的態度看待婚姻與生育,用更溫柔的力量守護女孩們的青春與未來。
?圖源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