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感,是阿維塔的強項。設計師從貓科動物捕食時的肌肉線條獲取靈感:前臉45°折角的F型大燈組,實則是經過空氣動力學驗證的導流裝置。當氣流以120km/h速度撞擊車頭時,212顆LED燈珠之間的0.3mm間隙會成為微型導流槽,將湍流分解為層流。這種精妙設計使得風噪在80km/h時速下僅增加2.1分貝,而同級車型普遍達到4.5分貝。為達成這個風阻數字,阿維塔06的離地間隙被壓縮至145mm(帶空懸版本),比本田CR-V(參數丨圖片)低28mm。工程師不得不在門檻梁內嵌入了高度僅36mm的電池組,這要求寧德時代將電芯厚度控制在79mm,能量密度因此犧牲了約3%。但換來的收益顯著:在120km/h巡航時,風阻能耗僅占整車功耗的23%,而同級車型普遍在35%以上。
在汽車工程師的詞典里,風阻系數每降低0.01,都意味著一場與物理法則的殘酷談判。阿維塔06有著比肩保時捷Taycan Cross Turismo(0.26Cd),甚至逼近特斯拉Model S Plaid(0.208Cd)的風阻系數,靠的是長達1872小時的風洞實驗與83次CFD模擬迭代。于是,我們就見到了眼前的這輛處處體現設計,又處處凸顯速度與力量的阿維塔06.
車側"弓背掠影"腰線隱藏著更深的算計。在油泥模型階段,工程師發現將腰線高度控制在車門把手下方12mm處,能引導氣流形成穩定的附面層。搭配20英寸輪轂的255/45 R20馬牌PCC輪胎,其胎肩的18道橫向溝槽會像鋼琴鍵般切割氣流,相比傳統SUV輪胎降低7%的渦流阻力。
最顛覆認知的是后窗33°傾斜角——這比寶馬X6(34.5°)更激進,卻未引發常見的尾渦紊亂。秘密在于車頂末端3mm高度的導流鰭,它能將氣流剝離點延遲15cm。配合底部擴散器的32道豎向導流片,使得車尾負壓區面積縮小19%。即便在210km/h極速時,后軸下壓力仍能保持42kg,確保高速變道的穩定性。
當夜幕降臨,這套空氣動力學套件會展現另一重價值:主動式格柵根據車速自動調節開度,其葉片邊緣的0.1mm微鋸齒結構,能有效抑制80-120Hz范圍內的風噪共鳴。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實測中,阿維塔06的聲壓級曲線比競品平緩17%。
就是這樣的阿維塔06,怎么能讓我們不動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