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中介壓價現象剖析與行業變革展望
如今,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達成共識:樓市失控影響的是所有人,無論是否擁有房產,因為其根本影響的是經濟。受多方因素影響,當下業主失去了部分定價權。樓市受政策調控,我認為理應限制和管理全方位壓制業主利益的行為。今天,咱們單說中介行業,其系統性、長期性的壓價行為,讓房價遭受多方面沖擊。
下面以某頭部中介為例,講講它的市場地位與壓價動機。
一,該中介在一線城市占據70%以上的業主掛牌市場份額,憑借品牌優勢形成渠道壟斷。
二,在當前掛牌量居高不下的形勢下,為提高成交單數,壓價成了最高效手段,畢竟低價房源容易成交。
正常行情下壓價或許還好說,但當其具備壟斷地位時,性質就不同了。大家想想,業主會不會因擔心與這家獨大的中介公司關系破裂,導致賣房渠道被封,而被迫妥協呢?
接著講講他們壓價的具體行為、手段及邏輯。
一是價格展示施壓。若業主掛牌價高于中介預期,就直接減少房源展示機會,通過這種服務操縱手段,迫使業主降價,利用平臺流量控制權,將服務變成價格操控工具。
二是數據操控施壓。通過明示或暗示,讓業主相信其房源缺乏吸引力,利用信息不對稱,加上業務員編造虛假數據,動搖業主定價信心。
三是用服務工具綁架傭金收入。比如推出好賬好房美化服務,以增加0.3%傭金作為服務費,才提供展示服務,否則就限制流量曝光,把壟斷利益捆綁發揮到極致,一個居間服務公司竟搞出類似百度排名的收費模式,這就是典型的店大欺客。
還有個特殊原因,老員工流失后新員工入職,公司以創造損盤為考核任務,電話壓價成了員工工作內容,通過KPI驅動基層員工,造成系統性壓價??杀氖牵瑯I主不僅喪失定價權,房源還可能被中介用作促成其他成交的壓價工具,即便自己降價讓步,房子還是賣不出去。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市場生態,因壟斷導致競爭不足,業主與買家的選擇受限,背離了中介行業專業服務的初衷。
某一家公司的壓價并非個別現象,而是行業壟斷、考核機制以及行業生態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核心矛盾在于平臺權力與業主權益的失衡。
慶幸的是,這種狀態正逐步被打破。本月有消息顯示,某頭部中介公司正在實行房客分離制度,試圖改掉這一弊病,即管房的管房,管客的管客。不過我覺得,他們這么做不過是為了穩住自身市場份額。畢竟從這些年他們的所作所為來看,謀私利已深入骨髓,永遠別指望一個獲利團體能站在客戶角度考慮。
值得慶幸的是,地方政府正嘗試打破這種壟斷,降低房產交易成本。比如2021年杭州市政府推出“一房通”,同年深圳政府出臺二手房交易系統,系統性解決了房源系統被壟斷的局面。但可惜推廣力度太小,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也沒有宣傳效應。這種由地方政府打造的類似中介公司的公開成交房源系統,可直達網簽和資金托管,能很好地解決中介房源信息壟斷問題,值得各地政府大力提倡和推廣。
我個人認為,房產交易還是離不開經紀人,若政府平臺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讓經紀人以及買賣雙方都能獲利,那是最好不過?,F在很多房產經紀人根本沒有勞動就業保障,朝不保夕,大部分利益被平臺和管理層盤剝,又怎能更好地服務買賣雙方呢?我相信,未來催生專家級房產咨詢師以及單邊代理將是趨勢。希望認同我的朋友多多點贊、轉發,促使中介平臺改善服務水平,也助力政府公益房源平臺發展壯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