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下定20萬輛,一夜銷售額或千億。問你個問題,現在到底是在消費升級還是在消費降低?
當前是我們這代人經歷的市場割裂最夸張的年代。剛過完618,你有買東西嗎?今年618是有史以來活動周期最長的一次,但是確實關注度最低的一次。各平臺促銷市場增長了三分之一,但是銷售額卻增長了10%不等,就連拼多多都賣不動了。一度拼多多財報,營銷費用增長了43%,但是凈利潤下降了40%。物價指數CPI連續4個月為負,各類宏觀數據都表明,當前的消費市場還在萎縮。
但是硬幣的另一面,上海融創一號院第四批次公開認購總價3500萬起,首日就超過了百組認購。而2000萬起的康定1941分鐘售罄了92%的房源,平均28秒售出一套。售價七八十萬的尊利S800,上市19天,大定就超過了5000臺,營收超過50個億,以及昨晚的小米Yu7。
觀看新聞,我還以為雷總在9.9塊交個朋友。所以當前的消費趨勢跟日本1996年左右極其相似,那就是典型的K型割裂。
首先,處在塔尖的部分人,資產并不會隨著周期波動,相反,隨著利率下行,央行放水,他們的資產反而會水漲船高。所以一個“懶布布”可以拍賣到108萬,而豪宅的成交也在與日俱增。
而當前受到通縮影響最嚴重的莫過于前幾年買房創業、曾經高薪的中產。他們一方面得承受房價下跌的痛苦,另一方面還得面對就業環境的惡化。那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杭州未來科技城的房價從最高的7萬多跌到如今只有2萬多。本質原因就是這里離阿里園區很近,曾經是各類高新大廠員工的聚集地。但是這幾年阿里向心裁員,樓市泡沫破裂,房價直接斬到了腳面。
那同時代表舊中產消費能力的茅臺、勞力士等等的價格暴跌,都體現出了K型市場的中部,是整個環節中最脆弱的部分。
而K型的底部則對應著另一部分沒有房貸、體制內工作或者城市縣城的本地人群,他們是房價下跌、物價下跌的受益者。因為當前社會你會發現,如果不買房,其實什么都買得起,一套最普通的海外房子也足夠你環游世界,回來還能再買輛車了。所以代表了情緒價值、悅己消費的潮玩、演唱會、旅行日益增長。
那一邊是家樂福關店229家,而另一邊可是需要260塊會員卡的山姆單店,銷售額破了36億。你說這是消費降級嗎?一定不是。而是消費觀念正在徹底轉變。
一句話總結,就是現在年輕人可以接受買貴的產品,但是不能接受一個產品買貴了。所以還是那句話,你可以不喜歡小米汽車,但是如果你不能理解它為什么賣得好,那么就說明你已經脫離當前市場。那么之后的風口可能也會與你無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