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的是,房企的最后一顆救命稻草居然是公積金。2025年上半年,全國有20多個城市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公積金的新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現在就連杭州這個城市也開始這么做了。其實這種政策寬松的背后,代表著市場自身調節功能已經失效了。
當開發商打出送車位、送裝修、工抵房這些促銷手段后,依舊無法實現快速去化。所以說上面不得不動用最后的政策工具,把公積金這筆沉淀性的資金轉為實現去庫存的一把開山斧。理想的狀態是幫你湊首付,降低你的購房門檻,釋放需求,從而達到市場企穩的最終目的。
但是真的會有顯著的效果嗎?
我認為,首先這個政策的覆蓋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就目前來看,全國公積金實繳職工大約只有1.7億人,占城鎮就業人口的比例不足40%。大量的靈活就業人員和中小企業的員工,可能連公積金是什么都不知道。
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房價的不確定性,對吧?現在的購房者什么都不相信。你別跟我講什么趨勢啊,趨穩了,這個數據那個數據的,我只相信我自己的眼睛。當你真的要去買房子、看房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前幾個月看中的房子還沒有賣掉,而且越來越便宜。就連開發商的折扣也是越來越大。
當房價持續下跌的時候,即使首付比例再低,大部分的人依舊也會選擇去觀望。因為房價下降的同時,你的貸款金額是不變的,你也是必須要還的。而且房產這種重資產變現又不具備很強的靈活性。在現在這個市場賣套房子跟個孫子一樣,房子賣不掉,貸款還要還,收入還在逐漸地減少,這些現實的問題一條條一件件就擺在你眼前。
所以現在大家都在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去杠桿。目前中國居民的杠桿率已經超過60%了。一味地只是降低購房門檻,降低首付比例,到底是殺雞取卵還是圍魏救趙呢?即使你真的做到了零首付購房又能怎么樣?
現在想要真正地做到穩定市場,你就一定要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購房意愿。以前大家買房的核心關鍵是什么?就是除了剛需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資產的增值。但是現在讓你去買一套房子,大家想的都是貶值的問題。并且從居住的角度來講,有性價比更高的選擇,為什么一定要有這么高昂的代價去買套房子呢?
而且未來你不管從哪個角度去分析,最不缺的一定是房子,房子也一定會回歸為人而建的本質,不再是為錢而炒作的工具。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所謂的勝利者。
散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