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年頭不管是什么偶像真的是一點都不好當,真的是非常的難。之前林詩棟在央視鏡頭前聊起偶像樊振東時,一句“要打到頂尖,打球就不能像之前那么快樂”,那個曾經愛笑的小胖,好像真的很久沒笑了。
樊振東在11歲的時候被八一隊選中時,那個時候的樊振東還是圓臉愛笑的“團寵”。 訓練累到癱倒,他也會和隊友打鬧;輸了球抹把淚,轉頭又沖回球臺加練。
可是自從2016年扛起國乒主力大旗,他身上的輕松感就一點點消失了。 巴黎奧運奪冠后,他坦言“心累”,甚至暫別賽場。
乒超聯賽回歸時,球迷發現他變了:贏球時只是默默擦汗,丟分時面無表情,再也沒了從前摔拍怒吼的鮮活勁兒。
為了守住“國乒第一人”的位置,樊振東的日常成了精密儀器:每天30秒內連續接30個高速發球,練到手腕發抖;
體能課跑一萬米,邊跑邊嘟囔“跑不動了”,卻從沒減速;模擬大賽壓力,他讓兩個教練同時進攻,把自己逼到極限。
隊友說他“像臺永動機”,可這臺機器的燃料,是他最珍視的“打球純粹感”,林詩棟口中的“享受比賽”,恰恰成了樊振東必須割舍的奢侈品。
他的酒店房間被私生粉闖入,身份證號遭惡意泄露,家人收到辱罵私信。賽前竟有人偷摸進訓練場破壞他的球拍。
這些騷擾逼得他在直播中懇求:“請把注意力放在球臺上。 ”可現實是,他出門要戴三層口罩,在電梯里被圍堵七小時,只為收一封“告白信”。 他說:“賽場外,我活得像個逃犯。 ”
當八一隊解散時,他默默承擔起隊里十多個青少年的生活費,帶著肩傷四處打比賽賺獎金。 沒有隊醫跟著,他疼得握不住筷子仍堅持上場,卻因頻繁退賽被罵“狀態下滑”。
2023年全運會,他拖著傷腿為廣東隊拼下24年未得的冠軍,外界才知道這個“自私退賽”的人,一直在替別人負重前行。
2024年底,他因身心透支退出國際賽事,卻突遭WTT罰款,理由是“未提前報備退賽”。 而所謂新規,竟是臨時通知。
無奈的是戰略調整帶來的身份撕裂:當27歲的他被要求“讓位”給新生代,而35歲的馬龍仍在征戰,這種不對等的“傳承”讓他陷入迷茫。 很多網友一邊刷屏“東哥回來”,一邊質問“占著位置干嘛”,把他卡在進退兩難的夾縫里。
他113個冠軍、20個世界冠軍、對41名外協選手全勝紀錄……可數字背后藏著另一組數據:巴黎奧運決賽0-2落后張本智和時,他申請換衣暫停,只因“需要物理打斷崩潰情緒”;
329天單打冠軍荒,實際是商業賽制壓榨下的體能枯竭;就連超級金滿貫的領獎臺上,他肩部繃帶滲出的血跡,都比金牌更刺眼。
現在的樊振東,依然會在上海隊訓練館陪小隊員撿球。 有孩子問他:“當世界冠軍開心嗎? ”他揉揉對方腦袋:“先學會在重壓下呼吸,比贏球重要。 ”
這話像是對自己13年路的注解,當“小胖”變成“東哥”,他弄丟的何止是笑容,更是一個少年在球臺前最原始的心跳。真的早就已經是物是人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