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虛擬體育產業規模預計在2025年超過1152億元,同比增長25.7%。
文|張冰
發自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西人以操舟為能事,雖富商、文士亦喜習之。每于春秋之交,擇黃浦空闊處斗舟樂。”這是清人王韜在《西人斗舟》一文中對于賽艇運動的描述。
作為一項頗具參與性和觀賞性的運動,現代賽艇運動從17世紀起源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比現代奧運會還要早60多年誕生。賽艇運動在歐美的大學中也極為盛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間的對抗賽,這項賽事已經從1829年持續至今。
而上海作為中國開埠最早的城市之一,自然也很早便接納了賽艇這項運動。據記載,早在1850年前后,賽艇運動便已經傳入上海。當時,在滬僑商常與浦江商船上的水手在蘇州河里用西式賽艇比賽。每逢大賽,觀眾如潮,盛況空前。
1905年,中國第一家賽艇俱樂部——劃船俱樂部也成立在蘇州河畔,這里正是中國賽艇愛好者心中的朝圣地。可以說,劃船俱樂部培養了新中國第一代水上運動員,賽艇運動從這里駛向上海,進入中國。
百年時光倏忽而過,如今的上海與當年相比,不僅變得更具魅力,也變得更加現代化與科技化。就連賽艇愛好者們的比賽場地都由蘇州河變到了更為寬闊的黃浦江上——只不過,是以虛擬賽事的方式。
虛擬賽艇精英聯賽總決賽收官
“虛實結合”探索辦賽新模式
“你們是來爭第二的嗎?”敢在比賽之前就放下這句狠話的,除了NBA名宿拉里·伯德,還有來自南京燃力賽艇俱樂部的王延弘瑞。在他這句話的烘托之下,比賽現場的氛圍也一浪高過一浪。
6月24日,2025 MetaSVS 光明優倍虛擬賽艇精英聯賽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開賽。84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賽艇精英歷經線上分組賽、預賽的層層選拔,最終各組12強會師線下賽場,爭奪年度總冠軍。
作為MetaSVS 2025年探索“虛實結合”辦賽模式的重點項目,本次賽事采用了創新的“分組賽-預賽-半決賽-決賽”晉級賽制。其中,分組賽與預賽階段在線上平臺成功舉行,充分利用了虛擬賽艇技術突破時空限制的優勢。
脫穎而出的選手隨后進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的線下半決賽與決賽,親身體驗了真實賽場的緊張氛圍與競技壓力。最終,在全場觀眾的助威聲之下,王延弘瑞憑借超強實力兌現了自己的“狠話”,成功奪得男子公開組冠軍。張瑜、陳愛嬋、蔣蕾則分別在男子輕量組、女子公開組、女子輕量組奪魁。
翻開本次比賽的參賽名單,選手們有的是以個人名義參賽,有的與俱樂部攜手,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高校。可以看到,這種虛實結合的辦賽模式,有效地降低了賽艇項目的參賽門檻。選手在各自的所在地即可參與比賽,大大降低參賽成本。這不僅擴大了賽事參與度,并為選手們提供了更豐富、更具挑戰性的競賽體驗。
虛擬賽艇優點頗多 商業開發潛力十足
比賽間隙,一場名為“虛實激蕩·標準引航”的賽艇主題沙龍也在舉辦比賽的展位區成功舉行。據賽事運營方上海久事智慧體育有限公司 MetaSVS賽艇項目經理黃逸凡介紹,2025年已經是辦賽的第四個年頭。其中,2022年首屆是以公開賽的形式辦賽,通過虛擬軟件給大家帶來賽艇運動的可能性。2023年賽事全面升級,以聯賽的形式面向大眾。2024年則在聯賽的基礎上分化為精英賽和學院杯。讓更多人能看到虛擬賽艇、更多人參與到賽艇運動當中來。
不難看出,雖然是一項新興賽事,但該比賽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據了解,在未來,MetaSVS還將建立虛擬賽艇學院聯盟,并聯動世界一流賽事,目標是形成推動中國青少年賽艇運動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而在沙龍上另外幾位嘉賓看來,虛擬賽艇這項運動也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亞洲賽艇錦標賽冠軍曹明磊在專業角度表示:劃船機的運動模式對關節負荷極小,尤其能保護青少年發育中的膝關節和腰椎,避免高強度跑跳帶來的沖擊損傷。通過虛擬賽艇,青少年不僅能鍛煉身體協調性,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和競爭精神,還能培養對賽艇運動的濃厚興趣,為賽艇運動培養潛在人才。
上海東方體育評估咨詢中心副主任朱文博則從產業角度出發,指出虛擬賽艇軟件為枯燥的陸上賽艇訓練增添了趣味性,使訓練過程不再單調,同時為虛擬賽艇賽事提供了更直觀、更具趣味性的觀賽體驗,吸引更多觀眾關注。此外,軟件還為體育市場提供了與C端用戶接觸的珍貴機會,能夠巧妙地植入商業內容,為賽事商業化運營開辟了新的途徑。
事實上,正如他所說,在虛擬賽艇的虛擬賽場上,不僅可以定制化實現黃浦江、甚至泰晤士河等知名的河道景觀,還可以為贊助商開辟全新的展示權益。譬如在本次比賽中,MetaSVS一直以來的創始合作伙伴光明乳業就獲得了海量的商業露出。
光明優倍作為2025 MetaSVS虛擬賽艇精英聯賽分項賽事冠名贊助商,見證了這場數字水上競技的巔峰,更是光明優倍“鮮活營養”的生動詮釋——當選手在數字浪尖拼搏,優倍如同無形之槳,助其全速前行!
不僅如此,本次總決賽選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舉辦,并與同期舉行的HNC健康營養展深度融合,正是響應國家“文商旅體展”融合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可以說,虛擬賽艇與健康營養產業的跨界聯動,拓展了體育消費新場景,推動了體育科技、健康產業與商業會展的協同發展,也為上海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增添了創新動能。
電競奧運會已在籌備中
虛擬體育市場廣闊
幾乎與比賽同期,6月23日,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總部舉行主席職位交接儀式,津巴布韋的柯絲蒂·考文垂接替托馬斯·巴赫,正式就職國際奧委會第十任主席。擺在這位新主席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便是2027年首屆電競奧運會落地的詳細事宜。
雖然電競奧運會的具體比賽項目仍然懸而未決,不過根據IOC官方此前的多次表態,賽車、自行車、賽艇等虛擬體育賽事將是重要的考察項目。在2023年,國際奧委會便舉辦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這是電競首次被作為奧運會的一部分,受到了全球電競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這些舉措表明,虛擬和模擬體育已經成為國際奧委會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和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恰恰也是久事智慧體育最近幾年所重點發力的。早在2022年,國內首個虛擬體育綜合性賽事——“上海虛擬體育公開賽”便已經成功落地,賽艇正是其中的項目之一。
賽艇之外,MetaSVS體系中的賽車、滑雪等項目也都在高速發展中。據了解,僅2024年的MetaSVS上海虛擬體育公開賽,就吸引到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超13萬名選手報名參與,參賽人數創下歷屆之最,多項賽事在久事體育APP報名開啟后提前滿員。基于此,2025MetaSVS上海虛擬體育公開賽全年賽事場次預計超過30場。
數據顯示,中國虛擬體育產業規模預計在2025年超過1152億元,同比增長25.7%。相關虛擬設備銷量顯著增長,許多生產企業訂單飽滿。不難想象,隨著虛擬體育的全球普及,未來虛實結合的比賽方式,將逐漸成為更多人的運動新選擇,也將帶動一批優質企業的高速發展。我們也期待著,虛擬體育的賽事可以早日登上電競奧運會這一最高舞臺。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久事智慧體育及IO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