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狂了,美軍宣稱:我們可以從衛星上看到伊朗的一舉一動,也能看到俄軍的每輛坦克和每條戰壕。
美國軍方透露,在以色列和伊朗的本次軍事沖突中,伊朗是的軍事動態在美軍眼前幾乎是透明的,通過圖像/合成孔徑雷達遙感衛星、電子信號偵察和網絡情報,美軍了解伊朗武裝力量的一舉一動。
俄烏戰場上也一樣,美軍通過自己的情報偵察體系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關于俄羅斯軍隊的實時情報。美軍稱,這是美軍與一個非北約伙伴進行的持久的、大規模、前所未有的情報共享行動。
美國為烏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空天一體的情報打包服務,這些情報的價值甚至要比武器裝備更加珍貴。對烏克蘭以弱小兵力對抗規模更大、裝備更好的俄羅斯軍隊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按照美軍的說法,“我們可以從衛星上看到俄軍的每輛坦克、每門火炮和每條戰壕”。
美軍認為,美國對烏克蘭進行如此規模和深度的情報分享,幾乎是史無前例的,情報支持在俄烏戰場上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要想從太空中進行實時偵察,就必須建設一個龐大的衛星觀測網,需要各種類型的衛星相互配合才行。首先偵察衛星的信息刷新率不高,不能夠進行實時戰場偵察。例如美國最先進的KH-12“鎖眼”光學偵察衛星,采用太陽同步軌道,軌道周期為90.56分鐘,在軌工作的KH-12衛星采用成對運行的方式,2顆一組,分成晝夜軌道平面和晨昏軌道平面,這樣多軌道平面可實現立體成像和互為補充,保證目標的成像質量。因此KH-12的實際重復周期為2天。這就意味著“鎖眼”衛星對某一特定地區的詳查偵照只能每2天1次。
其次,偵察衛星的成像幅寬不夠大。衛星照片的分辨率和幅寬是一個矛盾關系,成像分辨率高了,幅寬必然下降。脫離衛星照片的幅寬,單純談分辨率,都是耍流氓。例如KH-12“鎖眼”衛星的分辨率高達0.1米,但幅寬也僅為40公里,也就意味著KH-12只能拍攝地域很小的戰場目標。
也幅寬有特別寬的衛星,例如寬幅800公里,但那是分辨率16米、軌道高度3.6萬公里的同步衛星。
像烏克蘭那樣東西1000公里、南北600公里的中型國家,依靠幾顆高分辨的低軌道偵察衛星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多種偵察手段相互配合。
所以才會有不同軌道類型和軌道高度的普查和詳查衛星,偵察衛星是個體系,根據功能不同有十幾個型號劃分,沒有哪種衛星能包打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