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傳奇隕落,香港 “風流才子” 蔡瀾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他的一生,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令人稱奇的風流往事,以及令人贊嘆的才華,在美食、電影、文學等多個領域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曾經,“四大才子”是香港文化娛樂的一個巔峰,金庸寫武俠,倪匡寫科幻,黃霑寫“隨緣錄”,蔡瀾寫“花鳥魚蟲、美食人間”,他們的作品也為影視、樂壇奉獻了無數經典,四人合奏一曲“笑傲江湖”,令讀者大飽眼福,那是香港最好的時代,也是讀者最幸福的時代……在“四大才子”中,蔡瀾年紀最小,也是最瀟灑的一位。
至此,香港四大才子均已離世。令人意外的是,今天下午公布時,蔡瀾遺體已被火化,沒有大操大辦。
轉念一想,這才是風流才子蔡瀾的做派。他生時不羈:一身唐裝游歷世界,嘗遍各地美食,寫盡人間煙火。他死后瀟灑:臨終遺愿不設任何儀式,去世后直接火化。不留一絲牽掛于這塵世,只將他那獨特的才情與豁達的人生態度,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里。怪不得倪匡說他有魏晉風度,連金庸也感嘆: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蔡瀾這一生,怎么痛快怎么活,從不在乎外界眼光。
蔡瀾出生于新加坡的一個文藝世家,父親蔡文玄是知名的報人,家中藏書眾多,這為蔡瀾的成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氛圍。少年時期的蔡瀾,便對文學與藝術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沉浸在書籍的海洋中,廣泛涉獵各類文學作品,為他日后的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18 歲時,蔡瀾前往日本學習電影制作,這段留學經歷,不僅讓他深入了解了電影藝術的奧秘,更打開了他看世界的視野,他在日本接觸到了多元的文化與思想,為他的人生注入了豐富的養分。
學成歸來后,蔡瀾投身電影行業,成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制片人。在電影界,他展現出卓越的才華與獨到的眼光,監制了多部經典影片。與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合作,更是成為電影史上的佳話。當時,李小龍從美國回港發展,蔡瀾獨具慧眼,看中了李小龍身上的潛力與魅力,力主啟用他拍攝電影。在蔡瀾的推動下,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等影片橫空出世,一經上映便風靡亞洲,掀起了功夫片的熱潮,不僅讓李小龍一躍成為國際巨星,也為香港電影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蔡瀾在電影制作過程中,展現出的大膽創新與精準把控,讓同行們贊嘆不已,他也因此成為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重要推動者之一。
除了在電影領域成績斐然,蔡瀾在文學創作上同樣成就卓著。他以幽默風趣、犀利獨到的文筆,撰寫了大量的散文、影評、美食評論。他的文字仿佛有一種魔力,能將生活中的點滴瑣事描繪得妙趣橫生,讓讀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又能從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在他的散文中,常常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奇妙經歷,或是與友人的趣事,或是對人生、對世界的獨特見解。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以真誠質樸的情感打動人心,深受讀者喜愛。蔡瀾的作品在華人世界廣泛流傳,出版了《蔡瀾談人生》《蔡瀾嘆世界》等多部暢銷著作,成為無數人案頭的精神食糧。
說到蔡瀾,就不得不提他 “食神” 的稱號。蔡瀾對美食的熱愛近乎癡迷,他不僅是美食的鑒賞家,更是美食文化的傳播者。他走遍世界各地,探尋隱藏在街頭巷尾的美食,從高檔餐廳的精致料理到路邊攤的特色小吃,他都能品出其中的獨特韻味。在蔡瀾的眼中,美食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東西,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承載著當地的歷史、風俗與人們的生活態度。他曾與金庸、倪匡、黃霑一同錄制美食節目《今夜不設防》,在節目中,四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分享美食心得,妙語連珠,節目一經播出便大受歡迎,成為美食節目的經典之作。此外,蔡瀾還擔任美食節目的評委,他對美食的專業點評,讓觀眾對美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許多籍籍無名的美食小店因他的推薦而聲名遠揚。
蔡瀾的 “風流”,并非指男女情事上的放浪形骸,而是一種對生活充滿熱情、灑脫不羈的態度。他生性豁達,廣交朋友,無論是文化界的名人雅士,還是市井中的普通百姓,都能與他相談甚歡。他喜歡與友人飲酒作樂,暢談人生,在觥籌交錯間,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他對生活的熱愛體現在方方面面,他熱愛旅行,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深入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他熱愛收藏,家中珍藏著各種奇珍異寶;他熱愛藝術,對繪畫、書法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了詩意與情趣,讓無數人羨慕不已。
在大眾的認知里,蔡瀾的一生仿若一部精彩紛呈的傳奇巨著,而他的風流往事,更是這部巨著中最為濃墨重彩、引人入勝的篇章。他曾笑言自己自 14 歲起,便 “一年一個女友” ,這般豐富的情感經歷,不禁讓人對其情感世界充滿好奇與遐想。
蔡瀾早年留學日本,那段時光里,他背井離鄉,將自己視作浪跡天涯的浪子。彼時,他與日本的歡場女子有過諸多交集。正如古龍所言,這些女子身上皆有一股俠氣,她們在不工作之時,看向普通男人的眼神中帶著些許輕蔑,然而對待蔡瀾,卻似對待小弟弟一般,給予他溫暖的摟抱。后來,蔡瀾與幾位各具風情的日本女友展開了浪漫的戀情。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他們一同漫步于櫻花飄落的街道,感受著愛情的甜蜜與美好;一同在溫馨的居室內,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喜怒哀樂。這些日本女友,有的溫柔似水,輕聲細語間滿是對蔡瀾的關懷;有的熱情奔放,與蔡瀾一起盡情享受生活的激情,她們為蔡瀾的人生增添了一抹絢麗的異國色彩 。
在韓國,蔡瀾同樣有著難忘的情感邂逅。他結識了一位伎生,二人交往了一段甜蜜的時光。閑暇之時,這位伎生會帶著蔡瀾前往韓江。韓江之上,岸邊停泊著幾條小艇,他們租下其中一艘,船夫緩緩撐著船,駛向江中心。此時,夜幕降臨,他們在小艇中點上蠟燭,用一個紙杯穿個洞當作燈罩套上,昏黃的燭光在江面上搖曳閃爍。蔡瀾與伎生相對而坐,江風輕拂面龐,他們低聲交談,分享著彼此的心事與夢想。這般浪漫的場景,想必時常在蔡瀾的腦海中浮現,成為他記憶深處一顆璀璨的明珠 。
蔡瀾的風流,并非僅僅局限于與異國女子的浪漫戀情,在香港的影視圈、文化圈,他的情感故事同樣豐富多彩 。他與眾多女性保持著深厚的情誼,且這些情誼皆建立在相互尊重、欣賞的基礎之上,發乎情,止乎禮。
在電影界,蔡瀾與鄭佩佩的相識相知堪稱一段佳話。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他們在日本相遇,那時的鄭佩佩,青春靚麗,充滿活力,她跟隨蔡瀾的同學稱呼蔡瀾為 “老蔡”。1970 年,大阪舉行世界博覽會,老蔡前往拍攝紀錄片。在美國館中,展示著最有權威的雜志《Post》中名攝影師所拍的世界最美的女子一百人,其中有一張鄭佩佩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鄭佩佩,長發浸濕,雙眼瞪著鏡頭,美艷得驚人,令蔡瀾記憶猶新。1971 年,鄭佩佩退出影壇,遠嫁美國。在美國,她成為一位賢妻,為夫家生育了一個又一個女兒。然而,夫家期望有個男孩,鄭佩佩便不斷生育,老友們紛紛勸她適可而止。終于,她生下了兒子,大家都為她松了一口氣。但世事難料,最終鄭佩佩還是與夫婿離婚。后來,鄭佩佩在李安的《臥虎藏龍》中重出江湖,卻又遭遇摔斷腿的意外。蔡瀾在文章中,詳細地記錄了鄭佩佩的這些經歷,言語間滿是對她的敬佩與關懷,從他們的交往中,能感受到那份真摯而純粹的友情 。
方太,這位飲食界的名人,也是蔡瀾的同輩女友。蔡瀾為方太的新書作序時,高度贊揚了她的堅強。方太離婚后,獨自帶著一群孩子,憑借自己柔弱的肩膀,將孩子們一手養大。不僅如此,她還要陪伴孫子們成長,面對生活的種種艱辛,她從不抱怨,始終樂觀地面對。在一次現場節目中,一位師奶詢問方太是否認識蔡瀾,并評價蔡瀾是個 “咸濕佬”(粵語,好色之意)。方太語氣冰冷地回應:“他看人‘咸濕’,對方要是你的話,你可得等到來世了。” 從方太的維護中,也能側面反映出蔡瀾與她之間深厚的情誼 。
在蔡瀾的情感觀念里,他欣賞那些真實、不做作的女性。他曾說過,女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蠢,這里的 “蠢” 并非指真的愚笨,而是指不精于算計、不索取情緒價值,有著那份美麗的實誠,事事當真。這種獨特的情感觀,也體現在他與眾多女性的交往之中 。他的風流,是一種對生活熱情的自然流露,他享受與不同女性交流的過程,從她們身上發現生活的美好與多樣。他與女友們的相處,充滿了理解、包容與尊重,雖有諸多情感經歷,卻從未鬧過緋聞,這也正是他風流卻不下流的獨特魅力所在 。正如他自己的人生態度一般,隨性灑脫,盡情享受生活賜予的每一份美好,在情感的世界里,也同樣留下了獨特而絢麗的足跡 。
蔡瀾安息,一路走好,“四大才子”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