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靚、正”三個字,是蔡瀾留給美食江湖的最后一道菜。
6月25日,83歲的香港美食家蔡瀾安詳離世。
兩天后,他的個人賬號發出訃告,引發全網悼念。
成龍發文痛悼這位“半個師父”,舒淇默默送上三個保佑表情,陳法蓉含淚道別“蔡生一路走好”。
當眾人還在翻看他生前俏皮答復網友的微博金句時,“蔡瀾點心”官方賬號突然拋出一枚震撼彈——一封蔡瀾生前親筆寫下的絕筆信。
信中白紙黑字寫明:“蔡瀾Pho及蔡瀾點心交由誼子王力加與兒媳李品熹打理”。
這位無兒無女的美食家,最終把畢生心血托付給了毫無血緣的“家人”。
01 最后的牽掛:一碗粉、一籠點心的溫度
“平是價格合理,靚是出品雅觀,正則是最好吃?!辈虨懺诮^筆信中反復強調這三個字。
這位被稱作“食神”卻厭惡頭銜的老頑童,臨終最放不下的竟是食客能否吃到物美價廉的美食。
2018年,77歲的蔡瀾在深圳海岸城掛起“蔡瀾點心”招牌時,沒人料到這會掀起餐飲風暴。
首店開業便引爆排隊潮,208平小店擠進40個廚師,月流水沖上188萬。明檔里師傅們搓面、捏花的忙碌身影,成了商場一景。
秘訣藏在蔡瀾的“笨功夫”里。
他和誼子夫婦在深圳租下巨大實驗廚房,每天像做科研般測試菜品。
滿意的保留,不滿意的調整,整整折騰一年才敢開張。
招牌菜酥皮山楂叉燒包顛覆傳統:三種山楂熬醬三小時,酥皮經五十次發酵測試。這道點心一年賣出500萬只,成了鎮店之寶。
02 百店江山:年輕人用筷子投票
走進蔡瀾點心的新門店,木色桌椅間點綴著綠植,琵琶樂混著電子音在耳邊流淌。
年輕人舉手機對準巴掌大的醒獅酥——這需要廚師雕160多刀、堆70余層酥皮的非遺點心,已成社交新寵。
“做年輕人喜愛的點心店”是蔡瀾的執念。
當傳統茶樓困在老齡化魔咒里,他讓點心煥發新顏:胡蘿卜汁染橙蝦餃,菠菜汁揉綠蒸餃。
春日推馬蘭頭蝦餃,夏日換荔枝甜品,食材跟著時令走。
輕社交時代更懂年輕人。
門店主打兩人位、四人桌,契合“搭子文化”;活字印刷繪扇活動讓顧客把“喜樂”印上折扇。
去年升級深圳旗艦店后,翻臺率暴漲47.8%,單日營業額突破10萬。
03 最后囑托
他自嘲開餐廳的宗旨就三個字:“平、靚、正”(粵語:價平、品優、味絕)。
信的結尾,他將兩大品牌托付給誼子夫婦:“即使我不在了,品牌也會保持初心?!?/strong>
蔡瀾點心門店的玻璃明檔后,師傅依然每日現包蝦餃,酥皮叉燒包在烤箱里泛起金黃。
深圳海岸城首店的活字印刷臺前,年輕人仍爭相蓋上蔡瀾手書的“喜樂”印章。
味道還在流轉,提筆寫食評的人已遠行。
當網友為絕筆信真假吵得不可開交時,上海長泰廣場新店門口,一群00后為剛出爐的醒獅酥歡呼拍照。
他們或許不知商標紛爭,卻記得蔡瀾寫在菜單扉頁的話:“完美的一生,是如何對自己好一點,對別人好一點”。
碗中百味,終歸要涼;但那個教世人“舉箸痛飲,放聲大笑”的食神,早把煙火氣烙進幾代人的記憶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