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才40歲,現在連端碗吃飯都成問題..." "開會時簽字手抖得像篩子,同事都以為我緊張..." "最怕別人讓我'別抖了',要能控制我還會這樣嗎?"這是許多特發性震顫患者的心聲。
35歲的李先生作為一名資深廣告策劃,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中,加班熬夜、項目壓力幾乎成了生活的全部。起初,他只是偶爾感覺頸部僵硬,隨后逐漸出現頭部不自主的點頭樣震顫,尤其在匯報方案、熬夜趕工時,震顫頻率和幅度明顯增加。同事們投來疑惑的目光,客戶也對他的狀態產生質疑,這讓他在工作中愈發不自信。
四處求醫后,李先生被確診為特發性震顫(頭頸型)。嘗試過多種西醫藥物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還出現了嗜睡、頭暈等副作用。正當他感到絕望時,經朋友推薦,他認識了盛勁強大夫。
盛大夫通過望聞問切發現,李先生面色略顯暗沉,舌質紅、苔薄黃,脈象弦細。結合他長期精神緊張、失眠多夢、口苦咽干的癥狀,辨證為肝郁化火,陰虛風動。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暢情志,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灼傷肝陰;肝陰不足,不能濡養筋脈,虛風內動,從而引發頭部震顫。
針對李先生的病情,盛大夫制定了疏肝清熱、滋陰息風的治療方案:
柴胡、白芍、枳殼疏肝理氣;黃芩、梔子清肝瀉火;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息風;再配伍生地黃、麥冬滋陰清熱。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用。同時,為了增強藥物療效,醫生還囑咐李先生服藥時宜溫服,且要嚴格遵循定時定量原則,切忌隨意增減藥量或中斷治療。
經過一個療程的系統治療,李先生的頭部震顫幅度明顯減小,工作時的緊張感也有所緩解;三個療程后,他的震顫癥狀基本消失,即便遇到高強度工作,也不再出現明顯的點頭現象。更讓他驚喜的是,睡眠質量顯著改善,口苦咽干的癥狀也消失了。如今,李先生不僅重拾工作信心,還學會了通過冥想、八段錦等方式調節壓力,以更從容的姿態面對職場挑戰。
就醫提醒
?? 注意鑒別診斷(需先排除甲亢、帕金森等)
?? 一定要到正規中醫院就診
?? 治療需要耐心(一般需一個月見效)
轉發給需要的人,讓更多震顫患者看到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