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梅山海關衛檢處,海關發布,galvestoncountytx,Ask IFAS - Powered by EDIS。
寧波海關截獲金色蚊子
不久前,寧波海關所屬梅山海關在對一批進境空集裝箱進行日常檢疫。在細致的流程之下,任何可疑的情況都會受到關注,即使是微小如蚊子都無法逃過海關工作人員們的視線,他們在某種集裝箱的角落發現了不明的蚊子物種。
蚊子可是著名的病媒生物,它們每年造成的人類傷亡遠超大家更害怕的毒蛇千萬倍。工作人員們不敢輕視,火速將其采集送到了實驗室進行鑒定,而這個集裝箱自然就需要封鎖起來等待后續的處置了。
寧波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國家病媒生物監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首先對該蚊子進行形態學分析,顯微鏡下顯示該蚊子身上有明顯的金色斑點,在燈光照射下,整只蚊子呈現金色的色澤。然后結合DNA條形碼技術,最終確定該蚊子物種是科曼蚊屬的物種Mansonia titillans(Walker),目前其還沒有正式的中文譯名,咱們就先直接音譯為曼索尼亞蚊。
科曼蚊屬全球共有25個物種,曼索尼亞蚊這個臨時的名字在本文單指本次發現的蚊子。
曼索尼亞蚊
曼索尼亞蚊散布于美國東南部,并向南延伸至南美洲北半部。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密西西比州、佐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路易斯安那州中部和阿拉巴馬州均有記錄。
它們在夏末和秋季數量是最多的,這是因為它們很依賴于浮水大型水生植物,會將卵產在這些植物的葉片背面,所以這些植物的生長和存活跟它們的密度息息相關。
聽著很受限制,但是如果在某些地區這些植物全年都很繁盛,那就意味著曼索尼亞蚊也能全年活動,它們沒有固定的越冬階段。
曼索尼亞蚊的成蟲體型算中等,雌性的翅長4毫米,其觸須、腿、翅膀和身體覆蓋著金黃色和淺色的鱗片。在腹部的第七背板的尖端還有一排短而暗的棘,這是在產卵的時候用來清除葉片表面的碎屑的,以便卵能夠順利地附著在葉片上。
跟大部分蚊子一樣,雄性食物是花蜜,但雌性則主要以脊椎動物血液為食,大部分來自鳥類和哺乳動物。為了覓食,它們能飛行3.4公里的距離尋找目標,并且不分晝夜的發動攻擊。
攝取營養后,雌性會到大型水生植物的葉片背面產卵,這些卵是無法忍受干燥的,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僅需要6~10天,幼蟲就會孵化出來,然后進入永久性水體棲息。幼蟲會使用一種特殊的、高度硬化的圓錐形虹吸管刺穿水生植物的根部來獲取氧氣。蛹也附著在植物的根部以獲取氧氣。
當成蟲羽化時,蛹會脫離植物并浮到水面。
曼索尼亞蚊每年會繁殖三到四代,這具體取決于天氣的情況。在夏季溫度下,一代幼蟲發育需45~60天,其中化蛹需14~30天。
危害很大
曼索尼亞蚊非常危險,它們是淋巴絲蟲病的絲蟲病媒介,并且被認為是蟲媒病毒的潛在媒介,因為野生雌性曼蚊被發現感染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和圣路易斯腦炎病毒。這是一種攜帶多種高致病性病原體,會傳播多種疾病的可怕生物,雖然我國首次截獲,但它們早就被海關口岸病媒生物監測工作列為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了。
不過曼索尼亞蚊對這些蟲媒病毒的傳播能力尚未被進行確鑿的評估,也就是說被它們叮咬存在很高的未知性。其分布地的衛生機構經常會警告民眾減少在蚊子活動高峰期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及穿著防護服和使用驅蚊劑來保護自己免受蚊蟲叮咬。
普通的蚊子,它們的孑孓在各自水體扭動是很明顯的,一看就能知道這邊有分布,因此可以對癥下藥進行控制。而要控制曼索尼亞蚊是很困難的,因為未成熟的曼索尼亞蚊會隱藏在水中并附著在寄主植物上,非常難以定位和監測。倒是可以通過收集潛在的寄主植物并將其根部采集到容器中來檢測是否被曼索尼亞蚊寄生,但相對比較麻煩。
而且由于曼蚊幼蟲所在水體的面積往往都很大,而且是永久性水體,因此使用常規殺幼蟲劑殺死幼蟲并不實際。只有通過物理清除或使用除草劑減少其水生宿主植物才能減少幼蚊數量。但如果過量清除水生植物,那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受損,而且開放的水體還可能被其他蚊種占據。
總之這是一種潛在危害很大且難以控制的蚊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