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控制,熊熊火球擊穿大氣層墜落地球,而且還把農民居住的房屋給擊穿了,所以,索性這一次沒有直接砸在人身上,那肯定是具有災難性的。
按照媒體報告指出,在這一次火球墜落的過程之中,還伴有音爆、震動出現,居民也拍下了罕見畫面,同時也通過衛星數據追蹤到了這一次火球事件。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發生了什么呢?
熊熊火球從天而降,擊穿美國房屋
沒錯,這件事情在6月28日備受關注,大家都在熱議該事情,國內外都是如此,不過,從事件的發生點來看,是發生在6月26日,地點是屬于美國。
而且在發生的時候,其火球的亮度還被美國NOAA的GOES-19地球觀測衛星上的儀器看到。
大家可以從公布的畫面看到,這火球墜落過程是清晰明朗的,并且整個火球直接墜落大地,還有長長的尾巴。
同時,墜落過程發出耀斑白光,這墜落的畫面也可以清晰看到,落在了地球表面,從太空之中墜落地球了,大氣層都沒有攔截住。
在出現該事情之后,根據我國給出的報告顯示,這一次事件美國東南部至少6個州報告發現火球,而依照NOAA發出的數據顯示,要比這個多太多了。
其NOAA指出,在美國東南部多個地方看到了一顆火球,隨后在佐治亞州上空爆炸,響聲被該地區的居民聽到,包括美國流星協會表示,他們收到了160多份關于火球的報告,所以,這比想象的要多很多。
而在發生墜落事件之后,上面也給大家提到了,該火球并沒有完全因為大氣的摩擦而消失,所以,導致美國佐治亞州房屋的屋頂被擊穿,幸運沒有落在人的身上,不然這就是災難性的。
當然,這也說明了該火球很強,在穿過大氣層的過程之中,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居然都沒有將其分解,有時間連飛船都無法抵抗,居然它可以擋住,這著實不簡單。
這也讓我想起了此前國際空間站(NASA)丟棄了一塊廢棄的電池,結果也是擊穿了大氣層,把美國的兩層房屋都擊穿了。
這里可以看得出來,太空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比我們想象的危險很多,如果更大的太空物體落在了人口發達的區域,那就不是簡單的擊穿房屋那么簡單了。
所以,這一次火球墜落還是幸運的,沒有帶來什么災難性的威脅。
那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東西墜落的?
對于太空火球的形成,一般大家經??吹降木褪莵碜燥w船返回地球的時候有,同時,還有太空巖石墜落,還有就是各種報廢的航天器墜落。那這一次究竟是什么呢?的確,在最初的時候,大部分的想法都是進行猜測,包括一些氣象學家猜測是太空碎片或火箭殘骸墜落,但是事實在確定之后,這并不是,來自美國家氣象局稱這可能是一顆火流星。同時,美國流星協會也發表了說明,那就是這一次的事件情況十分罕見,因為流星必須更亮才能在白天被看到。
的確,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大家要看到流星,在夜間才可以輕松看到,而這一次直接在白天都清晰看到了,這著實有點不簡單,也是少有的情況。
而且正常情況來說,大部分在地球的大氣層就徹底被粉碎了,而這一次還墜落在地球表面,足以說明了這可能是一顆不尋常的太空巖石塊,要是找到了,可以進行相關性的研究,來看看它到底來自什么地方。
不過,從整體的平均預估數據來看,我們全球每個月大概平均只有一次,可以看到太陽巖石墜落的現象,而可能需要再每3000份報告中,才有會有一份是在白天的墜落事件,所以,這事情還是非常少見的,罕見的情況。
而這一次的流星,通過根據NASA小行星環境辦公室主任比爾·科克的說法,它首先在佐治亞州奧爾巴尼鎮上空77公里處被發現,當時速度約為48,000公里/小時,而在鎖定之后,經過分析,這個火球可能與白晝的牧夫座β流星雨有關,該流星雨在六月底地球穿過古老太陽系慧星2P/恩克爾留下的宇宙塵埃軌道時達到頂峰。
所以,如果最終等到了證實,佐治亞州的這一次流星火球事件,可能并不是在全球范圍之中,第一次在白晝看到它的痕跡,也有可能在世界其他的確也存在。
而且對于非常大的流星來說,也是長時間被一些科學家認為這與每年的流星雨有關,包括在1908年6月于俄羅斯西伯利亞上空9.6公里處發生了強大的空中爆炸事件,也是來自于一次流星爆炸事件。
其爆炸的威力引發了大規模的森林火災,并在隨后被稱為“通古斯事件”,在爆炸的區域,直接導致了大約8000萬棵樹被摧毀。
從這些事件也可以看得出來,其太空巖石的墜落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一些能夠擊穿地球大氣層的物體,這絕對是不簡單的事情,一旦出現,那后果很嚴重。
而且在今年,就有一次關于航天器的墜落事件,也是把不少人給嚇住了。
金星探測器“毫發無損”墜落地球
的確,這一次事件也是引發了大家的擔憂,地球真的是在大氣層保護之下,也未必可以做到100%的安全,而沒有保護的時候,肯定更加威脅,因為大部分太空物體都可以分解,但今年這一次的金星探測器就沒有在太空分解,還是不受控的墜落,主要是因為它具有極強的抗熱能力。
這一艘探測器是在1972年3月底,蘇聯發射的一艘“Kosmos 482”探測器,在發射之后,沒想到火箭出現了問題,沒有將其送入到預定軌道,過后就一直在繞地球飛行,由于地球軌道存在大氣阻力,但是非常弱。
所以,讓這一艘探測器遲遲沒有辦法墜落地球,最終在運行50多年之后,它再入大氣層被發現了,然而,由于50多年時間,早已對它失去了控制。
這就導致人類對它的動向完全屬于“無法把控”的局面,加上其進行金星探索,采取了高質量的保溫材料,可以抵擋住上千度的高溫,最終在墜落的過程之中,引發了全球的關注。
因為大家都非常害怕,它不受控,會落在什么地方,最終人類的運氣比較好,墜入安達曼群島以西 560 公里的印度洋,這也才讓很多人放心下來。
過后,俄航天局也證實了它的存在,而且大家可以從墜落的地點來看,要是再稍微往前面走一點,就可能落在澳大利亞區域。
如此大的金星探測器,能夠“毫發無損”的墜落地球,要是發達的城市區域,那后果多嚴重,不看想象。
而這就如此前關于小行星2024 YR4撞擊地球的可能性事件,也是讓不少人捏了一把汗,最初預估在2032年撞擊地球,并且橫跨10個國家,過后在不斷的精確數據之下來看,沒有了,而是撞擊月球的概率較大,這一次月球看來又要為大家抵擋一次了。
不得不說,這些太空物體帶來的風險是無時無刻的存在,這也難怪人類要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統,因為在看到一些威脅物體靠近的時候,可以將其改變軌道這就是關鍵,可以提前進行策略,方案的準備,這就是基本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