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講,每次看到歐洲球隊在世界大賽上大舉壓境,心里總難免生出些復雜情緒。不是說歐洲不值得尊重,問題在于,當我們一次次見證“歐洲隊幾乎包圓八強、十六強,難免會想:足球的邊界,真就只剩下那一塊高地了?
回頭看這屆世俱杯,賽程一過,晉級名單一擺,歐洲球隊的數量和質量依舊讓人挑不出毛病;南美也算穩住了陣腳;至于亞洲,除了利雅得新月死扛進線,其他球隊甚至沒留下太多討論空間。北美、非洲、大洋洲、阿根廷代表隊這邊,幾乎是匆匆過場。一張晉級榜背后,全球足球版圖的冷熱關系,其實比數字本身更讓人琢磨。
說到底,歐洲足球的強大不是一夜之間建起來的。這些年,資源、青訓、市場、聯賽體系,哪一樣不是環環相扣?這也是為什么,哪怕有些球隊小組賽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到了關鍵節點,照樣能憑底蘊、靠細節頂住壓力。南美球隊能抗能打,靠的是天賦和訓練的結合,巴西的四強出線,既有傳統優勢,也有新一代的韌勁。可亞洲球隊,除了中東財力雄厚的俱樂部能跟上一點節奏,東亞和西亞大多數隊伍依然是“見了大場面就掉鏈子,這話聽著有點不舒服,但確實如此。
有人會問,難道亞洲、非洲這些賽區就真的沒機會了嗎?其實不是沒機會,關鍵是職業體系的差距還在拉大。舉個例子,同樣是小組賽出局,有的隊伍輸得明明白白,基本功、技戰術、心理素質都差不多擺在那兒。還有的隊伍,看似只差一口氣,實則是缺乏長期積累和科學訓練,遇到高壓對抗就現了原形。足球從來不是靠一場“熱血逆襲就能翻天的事,這一點,不管是球迷還是從業者,都該有清醒認知。
當然,歐洲“統治力再強,也不是說別的賽區就該認命。規矩不能亂,機會也不能只留給少數人。就像有些人說“歐洲隊晉級多,因為他們更強,這話沒錯,但如果世界大賽最終只剩歐洲隊自家內戰,那世俱杯還叫什么“世界?歸根結底,足球的魅力在于多樣性和可能性。喜愛歸喜愛,規則還是要對所有人公平,哪怕暫時有差距,也得給大家留足成長空間。
所以在我看來,既要承認歐洲足球的領先優勢,也不能讓這種領先,跑偏成世界足球的唯一參照。亞洲、非洲、北美等地的俱樂部和足協,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補齊短板、扎扎實實搞青訓,把基礎打牢,別再只盯著眼前一兩場比賽的結果。只有這樣,才不會年年都在“陪太子讀書,更不會在全球舞臺上被邊緣化。
最后還是要提醒一句:足球世界講究的是公平競爭、尊重規律。歐洲球隊強,是因為他們做對了很多事,但這不意味著其他地區就永遠只能當配角。自己人該有的自信不能丟,規矩該守的底線不能松。世俱杯不是誰的專屬舞臺,別讓它慢慢跑偏成“歐洲杯第二季,這是所有熱愛足球的人應該守住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