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的白玉蘭從入圍名單出來之后就讓人有種“白玉蘭終于又干正事”的感覺。
頒獎典禮于6月27日晚落幕,各大獎項歸屬塵埃落定。
最佳女主角:宋佳再封“視后”,張桂梅精神照亮熒屏
《山花爛漫時》以 “七一勛章” 獲得者張桂梅校長的事跡為藍本創作。劇中,她以極具感染力的表演,將張桂梅校長堅韌、無私的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她從演員到角色的真誠跨越,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了張桂梅校長的偉大人格,為觀眾塑造出一個令人動容的形象,實至名歸地贏得了評委會的青睞。
此次評選中,宋佳與劉亦菲(《玫瑰的故事》)、楊紫(《國色芳華》)、馬伊琍(《我的阿勒泰》)、閆妮(《小巷人家》)同臺競技。盡管劉亦菲因“前哨獎”呼聲高漲,但宋佳憑借對現實題材的深刻詮釋勝出,印證了白玉蘭獎對“真善美表達”的推崇。
個人來說,靳東這一次獲視帝并沒有在期待中,同提名的名單中最佳男主應歸屬其他人,當然只是個人看法。感覺這一次靳東能《西北歲月》斬獲最佳男主角,更多的原因是在同競爭名單里只有這一部電視劇題材能夠脫穎而出,也就是說劇抬人,當然,靳東是有演技的。
《西北歲月》聚焦特定歷史時期,劇中靳東飾演無產階級革命家,以誠懇的態度、松弛的表演以及真實的造型,突破性地將革命家形象塑造得極具生活氣息,把偉人形象還原為可感可親的藝術真實。盡管與于和偉(《我是刑警》)、張若昀(《慶余年2》)等實力派同臺,靳東的表演被認為“兼具歷史厚重感與人性溫度”。他本人謙遜回應:“這個獎項是對我職業生涯的巨大鼓勵。
這是靳東首次摘得白玉蘭最佳男主角,入行多年,在有演技有實力的背景下,確實該獲獎了。
最佳男配角:蔣奇明“一條狗”爆冷突圍
蔣奇明憑借《邊水往事》中“條狗”王安全一角,首次入圍白玉蘭即斬獲最佳男配角。入圍名單中,富大龍、郭曉東、蔣奇明、林更新、聶遠皆是實力不凡的演員,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而蔣奇明飾演的這個角色算邊緣小人物,沒有特別出彩卻不可或缺,這一角色表面痞氣十足,實則暗藏對生存的掙扎與救贖。
劇里,蔣奇明通過方言臺詞、肢體動作和眼神變化,將角色的復雜性層層剝開,對角色有著深入理解,表演呈現獨特,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充分展現出演員豐富的想象力。被評價為“用小人物的卑微折射時代的荒誕”。此前他已在《漫長的季節》《哈爾濱一九四四》中展露鋒芒,這個獎項對他而言,是極大的肯定,也為他增添了在演藝道路上繼續成長的自信。
最佳女配角:蔣欣三提兩中,終圓獎杯
蔣欣的這一次獲獎是除宋佳外最多掌聲的演員,這是蔣欣第三次提名白玉蘭女配,此前她曾憑《歡樂頌》入圍但未獲獎,此次終以“宋瑩”一角圓夢。評委會認為,她的表演“讓觀眾在笑聲中品出生活的苦澀與溫情”。
在《小巷人家》中飾演的“廠花”宋瑩,以潑辣直爽的性格成為全劇亮點。她將角色的市井智慧與隱忍深情結合,尤其在與家人沖突的戲份中,爆發力十足。
上臺領獎時,為她頒獎的 “兒媳” 關曉彤真情實感為蔣欣激動到落淚,場面十分感人,也證實了一件事:好的演員獲獎是會惺惺相惜也會對對方欣賞和祝福。
激烈角逐:遺珠之憾與突破之作
本次最佳男主角有人說是爆冷結果,因為同入圍者的于和偉和張若昀在大眾心中是呼聲最高的兩位,特別是于和偉,賽前預測獲獎概率高達55%,這個結果也說明了,評委和觀眾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但終究也是實至名歸。
而最佳女主角這邊,劉亦菲在《玫瑰的故事》中首次提名白玉蘭,演繹跨越20年成長的都市女性;馬伊琍在《我的阿勒泰》中詮釋邊疆女性堅韌;閆妮在《小巷人家》挑戰年代劇母親;楊紫連續兩年憑古裝劇《國色芳華》入圍均陪跑,無論如何,入圍即肯定。
有人說本屆白玉蘭獎的評選結果,凸顯了兩大趨勢:一是對現實題材的傾斜,《山花爛漫時》《小巷人家》等劇因貼近社會議題獲獎;二是對演技的嚴苛要求,宋佳、蔣奇明等演員以“去明星化”的表演贏得認可。正如宋佳所言:“演員的成功不在于流量,而在于用作品成就角色、傳遞精神。”
未來,白玉蘭獎或將繼續引領行業向“內容為王”轉型,為觀眾帶來更多兼具藝術性與思想性的佳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