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天賦球員有自己的脾氣,但真到了不報到這種地步,我實在有點看不懂。
先說清楚背景:選秀結束后,爵士用首輪高位簽挑中了一位備受期待的新星。本來按規矩,球隊、球員各自履行職責,該報到報到、該見面見面,流程走起來都明明白白。可眼下,這位新秀卻遲遲沒有和球隊匯合,哪怕球隊已經安排好了接待和訓練計劃,等來的仍然是一場空。與此同時,同批入選的其他球員早已進入狀態,開始為新賽季做準備,這一對比,誰心里不嘀咕?
說句實話,這種狀況在NBA歷史上并非首次出現,但每次發生總讓人有些微妙的不快。球員有自己的考量,尤其是年輕人,但既然選擇了職業賽場,規矩和流程就不是兒戲。可以理解小伙子對未來的迷茫和對某些管理風格的忌憚,畢竟環境、文化、信任都得慢慢建立,可再怎么猶豫,也不能把職業承諾當兒戲。要知道,球隊也并非鐵板一塊,他們背后有管理層的壓力、球迷的期盼,還有隊友的信任。這事兒擱在任何一個職業環境里,都是“規矩不能亂的基本常識。
再退一步講,哪怕這位新秀真有自己的理由,完全可以提前溝通,把事情說到明處。現在這樣讓球隊干等,輿論嘩然,只會讓信任感逐漸消耗。想想看,球隊為你搭建舞臺、投入資源,不是一廂情愿地“捧在手心,也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享受的待遇。職業體育說到底,是契約精神和集體榮譽并重的地方,既然已經被選中,就要學會承擔責任。
當然,年輕球員有追求自我的權利,球隊管理也要有包容度,不能把一切都歸結為“服從。但有些底線不能動搖,比如基本的職業操守和尊重。無論多大的天賦,也不能凌駕于集體規則之上。喜歡歸喜歡,欣賞歸欣賞,到了球隊就是“自己人,走流程、履約定,是彼此信任的第一步。
最后,還是想提醒一句:無論球員還是管理層,別讓個人情緒左右大局。職業體育的吸引力,恰恰在于它的規則感和公平性。誰都不容易,誰都該守好自己的分寸。天賦可以贏得掌聲,但真正贏得尊重的,是對規矩的堅守和對團隊的責任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