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落幕。楊紫第三次站上白玉蘭提名舞臺,卻再度與視后獎杯擦肩而過,但這場“遺憾”背后,是觀眾對她演技的認可與對未來的更高期待。身兼“中國電視節目海外推廣大使”身份的她,用一句“提名即肯定”展現了演員的純粹初心。
說不可惜是不可能的,這已經是楊紫連續兩年提名視后,三次提名白玉蘭獎,90后演員獨此一人。從2024年《長相思》到2025年《國色芳華》,楊紫以古裝題材兩度叩響白玉蘭大門,打破“古偶難登獎臺”的行業偏見。盡管最終惜敗于現實主義力作《山花爛漫時》,但她的提名本身已具里程碑意義——成為首位實現“白玉蘭視后連續提名”的90后演員。
紅毯上,她坦言“主要來學習”,將提名視為行業對《國色芳華》文化價值的認可:“海內外觀眾通過何惟芳看到唐朝女性的堅韌與智慧,這比個人榮譽更有意義。”
而作為演員的她,頒獎典禮現場,楊紫化身為熱情的 “氛圍擔當” 與 “宣傳大使”。當《國色芳華》劇組榮獲其他獎項時,她積極拍攝視頻、分享合照,不遺余力地為作品宣傳。她在臺上真誠表示,“非常開心海內外觀眾可以通過《國色芳華》了解到我們的傳統文化。我想將我們的傳統文化推向全世界”,字里行間滿是對傳播傳統文化的熱忱與使命感。而這份熱情也將延續到她即將開播的新作《錦繡芳華》之中。
如果說《國色芳華》是楊紫“以古偶試水正劇”的轉型之作,那么其續作《錦繡芳華》則標志著她對“歷史正劇”的全面駕馭。
目前消息透露,《錦繡芳華》定檔6月30日,正式決賽暑期檔,作為《國色芳華》續作,將延續《國色芳華》的精心制作,在精致考究的服化道中重現古代的華美風貌;交替跌宕起伏的劇情,融合了成長、愛情與家國情懷等元素,相信楊紫會憑借扎實的演技,為觀眾塑造出一個鮮活立體的角色,帶大家一同走進那段波瀾壯闊又充滿細膩情感的 “錦繡芳華”。
白玉蘭之旅雖已落幕,但楊紫的演藝征程仍在繼續。未獲獎或許是些許遺憾,但這也成為她前進的動力。正如她在《錦繡芳華》預告片中所言:“牡丹之美,不僅在其艷,更在其骨。”這或許正是楊紫對演員身份的終極詮釋——以角色為根,以文化為魂,在時光淬煉中綻放恒久芳華。而《錦繡芳華》的播出,或將見證她從“提名者”到“獲獎者”的關鍵一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