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選秀大會剛落下帷幕,楊瀚森的名字就成了熱搜關鍵詞——首輪16順位,波特蘭開拓者,4年2139萬美元,光看這數字,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大合同的氣息,球迷們的第一反應卻不是“恭喜發財,而是各種盤算,扣稅、抽傭、托管金、母隊分成,甚至還有訓練團隊的開銷,真到最后,楊瀚森自己能拿到手的還剩多少,這事兒其實比選秀本身還吸引眼球
問題來了,2139萬美元,算上聯邦稅、州稅、經紀人傭金、聯盟托管金、母隊回饋費,最后實際到手大概只有40%,也就是855萬美元,說實話,這數字擱中國男籃歷史上也就姚明、易建聯那一檔能碰一碰,擱NBA里,真不算啥巨款,甚至不到一些頂級球星一年薪水的零頭,球迷們一邊羨慕NBA的高薪,一邊又替楊瀚森“肉疼,錢沒少掙,能花的卻不多,這種現實感,確實有點魔幻
其實,懂球的人都清楚,首輪16順位的合同雖然賬面亮眼,但NBA的稅制和分成機制就是這么“狠,聯邦稅最高檔37%,州稅再來個9.9%,加上一堆雜七雜八的費用,NBA球員的實際收入一向縮水得厲害,這不是中國球員的專屬待遇,連詹姆斯、庫里這種級別的大哥,工資條上也都是一堆扣款項目,楊瀚森這次只是讓更多中國球迷直觀感受到,NBA的“高薪到底有多“虛
再說楊瀚森本人的處境,大家都知道,開拓者這支隊伍里已經有艾頓、克林根這些成名中鋒,位置競爭可以說是明擺著的“內卷,楊瀚森想要立足,靠的絕不僅僅是合同金額,更要拼場上的表現和適應能力,從過往在CBA和國家隊的表現看,楊瀚森的硬件條件沒問題,適應強度和節奏也不差,問題反倒是語言、戰術理解、角色定位這些“看不見的門檻,NBA新秀年年有,能站穩腳跟的沒幾個,開拓者歷來也不是給新人“講情懷的地方,能不能打出來,得看楊瀚森自己怎么破局
說到底,這份看似風光的NBA合同,對楊瀚森個人意義重大,對中國籃球也有象征意義,哪怕扣掉各種費用,能拿到855萬美元,已經是CBA頂薪球員五六倍的“天價,而且別忘了,NBA的商業價值完全是另一個量級,楊瀚森只要能有穩定出場,每年廣告代言、商業活動能有幾百萬美元進賬不是夢,參考周琦、易建聯在NBA那些年,商業收入甚至比工資還可觀,這才是NBA“鍍金的真正意義,錢只是一部分,平臺和曝光才是硬通貨
有球迷說,寧做CBA頂流不去NBA當“飲水機,但真到了楊瀚森這個位置,選秀順位、平臺資源、訓練環境、個人成長,哪個不是國內球員想都不敢想的機會,別說到手只剩40%,就算再砍一半,也有大把人搶著來,別忘了,姚明、易建聯當年也是頂著壓力和爭議,才一步步敲開NBA大門,楊瀚森這次選秀,不只是一份大合同,更是中國籃球的新起點
當然,冷靜下來算賬,NBA的“高薪門檻其實很高,能簽下新秀合同是第一步,想續約、拿頂薪、打出身價,才是更難的賽點,楊瀚森現在的處境,有點像玩RPG剛進副本,裝備和天賦都不錯,接下來得看能不能扛住隊內競爭,把握住教練的信任,以及能不能在有限的上場時間里刷出存在感,這些都不是合同能解決的事,更多得靠個人努力和運氣
網絡上已經有不少“懂哥開始分析楊瀚森的數據、模板、上限,甚至有人拿他和姚明、周琦對比,其實真沒必要太早戴高帽,更別一上來就噴“擺爛或者“飲水機,NBA是最卷的籃球江湖,能進來已經是實力的體現,能站住腳更需要時間和耐性,楊瀚森自己也說了,會珍惜每一分鐘,全力適應NBA的節奏,這種態度是對的,能不能兌現天賦,接下來就看他個人的成長曲線了
最后回到錢這個話題,NBA球員的“高薪向來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是巨大的經濟誘惑,另一方面也是無形的壓力,楊瀚森這筆新秀合同,擺在明面上的數字很誘人,真正能花到手的卻沒那么多,不過這就是職業體育的現實,機會、挑戰、壓力、回報,全都打包賣給你,能不能消化,得看個人造化,球迷們該做的,是理性看待收入縮水,也別一上來就喊“回國養老,給楊瀚森點耐心,也給中國籃球多點期待
說到底,NBA的舞臺才剛剛開始,楊瀚森的故事也遠沒到下結論的時候,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值得點贊,剩下的路,等他自己去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