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田徑短跑國家集訓隊名單一出,不少人第一反應是“浙江又有人進去了,但細究之下問題不小——我們到底是在選拔最強陣容,還是在為“天賦故事買單?
實話說,國家集訓隊每年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新面孔,這本來沒什么,但今年這份名單里,既有經驗老將,也有剛出成績的年輕人,還有年紀尚輕、以“潛力股身份入選的選手。對于體育界來說,這種“老中青結合是常態,甚至可以說有點“自己人照顧“自己人的意思。但真要說服所有人信服,單憑這兩年比賽成績和人情關系,還遠遠不夠。
翻看過往,很多人對國家隊的想象是“鐵板一塊,一切唯成績論??蓪嶋H操作中,從訓練體系到選拔邏輯,往往摻雜著各地教練、體校、甚至家長的博弈。不少家長覺得“只要孩子有天賦、肯吃苦,進國家隊就是水到渠成;但業內人士都明白,除了成績,隊內氣氛、教練意志、甚至陪練安排,哪一樣不牽一發動全身?年輕隊員能不能快速成長、能不能真正融入、會不會被消耗掉?這些問題從來都不簡單。
這次浙江三人同時進入集訓隊,引發一些議論:有人覺得“浙江田徑近年勢頭正猛,這是實力的體現;也有人私下疑惑,“是不是又有人情操作?這話聽著有點刺耳,但確實是繞不開的話題。體育圈的規矩不能亂,選拔要有底線——喜愛歸喜愛,關系歸關系,真正能站上世界大賽舞臺的,靠的還是硬實力和抗壓力。尤其是那些年紀尚幼、還沒完全經歷成年組競爭的“小將,不能一味以“潛力之名推上風口浪尖,否則不僅耽誤了本人,也容易讓選拔機制變得模糊。
當然,每一個走進國家隊的年輕人都不容易。體校出身、教練看重,其實是中國體育體系的現實寫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因為我們太明白“機會來之不易,才更要提醒一句:別讓集訓名單變成“天才賭局。在大賽周期前,適度鋪路、合理陪練,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為某個人“和誰關系好就一路綠燈,這對其他同齡人并不公平,也損害了集訓隊的公信力。
我個人認為,真正值得支持的,是那些靠成績說話、能扛住壓力、在關鍵比賽里能頂住的選手。至于“潛力股,可以給機會,但不能無限放大“天才光環。職業體育的本質,是持續競爭和淘汰,是用成績和表現爭取位置。家長、教練、地方體校都該明白:國家隊不是“誰都能插一腳的事,規矩不能為誰破例。
最后還是要落回常識:選拔和培養優秀運動員,既要看到天賦和努力,也要堅守公平和秩序。年輕人值得鼓勵,但更需要實打實的歷練與檢驗。希望我們的集訓名單,永遠是為競技水平和體系建設服務的,而不是為誰的“故事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