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說,最近圍繞伊朗男足能否參加世界杯的討論熱鬧得有些出乎意料,但這股“遞補幻想其實更像是一場集體的自我安慰。
回頭看看,亞洲區18強賽塵埃落定,各隊的命運都有了歸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強隊穩穩出線,伊朗作為亞洲勁旅也早早鎖定了名額。只不過,最近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化,伊朗隊能否成行成為了球迷和媒體熱議的話題。美國的立場、主辦國的特殊性,都讓外界產生了某種“如果伊朗出局,誰能頂上?的想象空間。
說到這,不得不問一句,咱們中國男足真的有機會趁機遞補嗎?實事求是講,這種想法更多是情感驅動,而非現實邏輯。首先,世界杯的資格排序是有章法的,輪替補名額也有嚴格的體系。就算伊朗真出了意外,最先受益的也會是同組排名靠前的球隊,而不是排名相對靠后的中國隊。規矩不能亂,足球世界講的是規則和秩序,不是誰喊得響就能插隊。
再說回來,換個角度看,即便真有“意外之喜,咱們的實力和準備又如何?喜愛歸喜愛,競爭歸競爭。中國男足這幾年進步的步伐還需要時間和積淀,硬要靠“擦邊球進世界杯,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容易模糊了足球發展的根本路徑。足球不是講運氣的運動,靠遞補上去的機會,終究難以贏得真正的尊重。
作為一名評論員,有時候我也希望看到中國隊在世界大賽上有更多曝光和成長機會。但這不是誰都能插一腳的事。世界杯舞臺講究的是實力、積累和體系。對中國足球來說,比起盯著別人失誤后的“天降餡餅,更重要的是自家腳下的路要走得扎實。只有真正靠硬實力站上世界舞臺,才配得上“自己的高光時刻。
歸根到底,足球世界有其自身的邏輯和規矩。我們可以有期待,但不能讓期待變成對規則的誤讀。理性一點看問題,別把偶發事件當成捷徑,更不能讓“空歡喜影響了對自身進步的追求。只有認清這一點,才是對球員、對體系、對所有熱愛足球的人最大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