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41 歲演員于清斌的一段哭訴,瞬間激起千層浪。
他哭著回應送外賣的現狀,背后是片酬暴跌至 10 年前水平的無奈,以及被銀行催債的窘迫。
這不禁讓人們感慨,曾在多部影視作品中留下令人印象深刻表演的他。
如今卻在生活的重壓下,不得不放下演員的身段,投身外賣行業。
這巨大的落差背后,究竟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誰能想到,曾經在熒幕上塑造眾多鮮活角色的他,如今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
2025年6月26日,于清斌發布了一條視頻,哭著回應了自己送外賣的現狀。
那泛紅的眼眶、顫抖的聲音,無不訴說著他內心的委屈與無奈。
他聲音哽咽的說道:“我拍視頻就是希望能被更多導演、制片人看到,能有戲拍。”
他深知,在如今競爭激烈、機會寥寥的影視行業,自己必須主動爭取,哪怕用這樣看似 “不體面”的方式。
這不僅是一個演員為生活所迫的無奈之舉。
更是整個行業寒冬下,無數腰部演員生存困境的縮影。
現如今,為了賺取一份維持生計的收入,他不得不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
送外賣看似是無奈之舉,實則是他在絕境中發出的吶喊。
他在生存與夢想之間,選擇用最笨拙的方式,堅守著對表演的熱愛。
這份執著背后,是更深層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
本以為送外賣已經是于清斌人生的至暗時刻。
殊不知這只是命運掀起驚濤駭浪前的序章。
從演員到外賣員,身份的巨大轉變背后,是于清斌演藝事業的斷崖式下滑。
他透露,如今自己的片酬竟降到了 10 年前剛入行時的水平。
這對于一個在行業里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經驗的演員來說,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
曾經,他憑借在《新蕭十一郎》、《情定三生》等劇中的出色表現。
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也對未來的演藝之路充滿期待。
但現實卻殘酷地告訴他,影視行業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隨著行業規范和資本退潮,開機率大幅下降,優質的角色資源變得鳳毛麟角。
像于清斌這樣的實力派演員,連爭取小配角的機會都寥寥無幾。
而于清斌自從2024 年底拍完《薄冰》后,他便陷入了漫長的無戲可拍狀態。
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他每天都在等待電話響起,期待能接到新的工作邀約。
可等來的卻只有一次次的失望。
沒有戲拍,就意味著沒有收入,這樣的處境對于他來說相當于斷了生路。
所以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在烈日與寒風中,用汗水換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可正當他憑借著頑強意志苦苦支撐時。
現實卻毫不留情地將他本就搖搖欲墜的生活,推向崩塌邊緣。
當他在困境中用最后的氣力死死撐住局面時,命運的齒輪卻加速轉動。
在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于清斌在北京南六環購置了一套 80 平的限競房。
本以為這是對未來安穩生活的保障,卻不想成為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月一萬多的房貸,在收入穩定時或許還能勉強支撐。
可當片酬暴跌、無戲可拍時,這筆費用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讓他喘不過氣來。
生活的壓力,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逼迫著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演員做出改變。
在房貸的重壓之下,于清斌的經濟狀況愈發窘迫。
再加上積蓄不斷的減少,他開始四處借錢周轉,但這終究只是權宜之計。
當銀行的催債短信紛至沓來,每一條都刺痛著他的心。
這不僅是對他經濟狀況的警示,更是對他精神的一種折磨。
在生存的邊緣掙扎,他不得不放下演員的身段,選擇送外賣這樣最直接的謀生方式。
而為了節省開支,于清斌的生活也變得極度節儉。
曾經在劇組時,雖然工作辛苦,但至少不用為基本的生活發愁。
現在,他每一筆錢都要精打細算,一日三餐能省則省。
送外賣的日子里,他常常風餐露宿,為了趕時間、多接單,只能隨便買點便宜的食物充饑。
中年本應是事業有成、家庭穩定的階段,可于清斌卻在這個時候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即便生活如此艱難,于清斌也從未放棄對演藝事業的熱愛。
在送外賣的間隙,他依然會拿出臺詞本練習,時刻準備著能夠重返片場。
他的堅持,讓人看到了一個演員對夢想的執著。
也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光鮮背后,無數演員不為人知的艱辛。
于清斌的故事,是一個人的困境,也是整個行業中無數腰部演員的縮影。
希望他的堅持能換來轉機,也希望影視行業能早日回暖,讓每一個努力的演員都能有展現才華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