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賢德荷花攝影選
筆者雖說80年代就擺弄相機,攝影作品刊登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河南日報、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央視網等媒體,但和攝影大伽們相比,只能算是一個業余攝影愛好者。
說起玩攝影,筆者有個永遠難忘的故事,80年代,筆者靠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一篇“豆腐塊”文章,從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青年,被縣郵電局招聘為鄉村郵遞員,進入當時公社(現鄉鎮)郵電所擔任郵遞員后,大腦突發奇想,買臺相機拍照片。
我出生在豫南大別山下,在那個貧窮落后連填飽肚子都困難的年代,買臺相機自學攝影,今天回想起來真是癡人說夢和異想天開,筆者是個敢想敢干的人,自已心里想干的事,一定要實現,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為了購買相機,一邊省吃儉用,一邊利用休息時間上山砍柴。
兩年后,終于夢想成真,購買回一臺海燕牌相機,相機拿到手后徹底后悔了,因為在沒購買相機前,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購買膠卷和沖洗膠片的錢,一個只有十幾塊錢收入,由于父親去世早,家里窮得連吃飽飯都成問題,如果讓母親知道了,為了不讓母親生氣,我把相機埋藏起來。
90年代,我辭掉鄉村郵遞員工作,帶著埋藏10年的相機,離開老家到蘇州,在一家建筑工地當小工,一天干十幾個小時的活,哪里還有心思去拍照片,幾個月后,當我從裝衣服“蛇皮袋”里拿出相機,由于相機受潮,已經發霉不管用了,從此徹底滅了我的攝影夢。
成功,永遠屬于堅持不懈者,白天在建筑工地當小工,晚上,回到租住的小屋里,一邊閱讀從街頭書報攤上,購買的報紙和書籍,一邊堅持寫作,向姑蘇晚報、吳江報、新民晚報、解放日報等投稿。功夫不負有心人,94年,我進入北京某報駐華東工作站。
98年,我從蘇州來到鄭州,2000年10月,心中再次燃起攝影夢,花了五百多元,從二手市場購買了一臺二手相機,業余時間,又多了一份事,騎上電動車,背著二手相機。當一幅幅照片刊登上報紙雜志、網站。苦中也有樂。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吳賢德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