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軍區衛戍部隊司令員的賀晉年將軍,是我軍第一支騎兵縱隊的創始人,也是東北地區消滅土匪的主要指揮員之一,他在《林海雪原剿匪記》(發布于全國政協回憶錄專刊《縱橫》雜志1986年第1期,本文黑體字均為賀晉年回憶)中回憶:“從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我們徹底消滅了合江地區內四十多股,七千余人的土匪部隊。從此我們在東北站穩了腳跟,粉碎了蔣介石的陰謀,為未來遼沈決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賀晉年將軍任東北民主聯軍(林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總司令,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合江軍區司令員期間,指揮部隊剿滅了土匪“四大旗桿”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謝文東、張黑子、李華堂——被活捉的謝文東是老蔣任命的“上將司令”,李華堂也是上將,但他沒有機會接受公審槍斃,而是被俘后在運送途中翻車壓死了。
謝文東這個人,看過電視劇《勝算》的可能對他有一些印象,他就是那個被唐飛代表鬼子“勸降”,后來又代表鬼子勸降唐飛的胖子——劇中人的形象與歷史人物照片高度吻合。
抗戰勝利后,老蔣為了搶地盤,把很多偽軍頭目都封以高官,這些先降日后降蔣的“上將司令”,其實就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手下也沒有多少兵,所謂的“上將軍銜”,也就是老蔣隨口那么一說,給了一張沒經過正規審批程序的“委任狀”:李華堂為東北挺進軍第一集團軍上將司令、謝文東為第十五集團軍上將總司令、張雨新(張黑子原名)為第十五集團軍挺進軍中將總指揮、孫榮久為第十五集團軍先遣第二軍中將軍長——當年老蔣一口氣在東北“封”了三十多個“上將總司令”、二十三個“中將軍長”、一百五十八個“少將師長”,有的“上將總司令”手下只有幾百個土匪而已。
這四個所謂的上將總司令、中將總指揮(軍長),有兩個居然還當過“東北抗聯”的軍長,其中謝文東為第八軍軍長,李華堂為第九軍軍長,最后都投降日寇當了漢奸,對抗聯戰友展開了瘋狂剿殺,可謂血債累累。
我們僅以謝文東為例,就能看出當年土匪頭子的經歷有多復雜:賀晉年說謝文東是“依蘭地區的大地主”,是因為謝文東在1934年,就已經擁有土地四十五坰、牛馬二十多頭(匹),大車兩掛,手槍兩支、長槍四支,這在當時已經算得上一縣首富階層了。
謝文東原本是抗日的,他在1934年3月8日領導的依蘭縣土龍山區兩千多人暴動,活捉和打死了五十多名偽軍和偽警察,繳獲步槍數十支,子彈數千發并用這些武器彈藥伏擊了日本關東軍第十師團六十三聯隊聯隊長飯冢朝吾大佐帶領的日偽軍,擊斃飯冢大佐、鈴木少尉等十七頭鬼子和若干偽軍及偽警察。
在其后的戰斗中,謝文東部在九里六屯擊斃日軍北川大尉以下七十四頭,擊傷日軍北條大尉、小泉大尉、吉田中尉以下五十余頭;在駝腰子金礦,再次殲敵六十余頭,繳獲野炮一門、重機槍一挺、輕機槍四挺、步槍二百余支、沙金四百余兩。
有了錢和槍,謝文東的隊伍迅速從兩千人發展到四千多人,編成了兩個旅、七個直屬團,已經有正規武裝的雛形了。
謝文東畢竟只是地主出身,也沒上過軍校,所以一旦被日軍重視起來派大部隊圍攻,他就支撐不住了,1934年10月,謝文東部被近萬日偽軍包圍,數日苦戰后傷亡殆盡,只好與趙尚志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聯絡,并在趙尚志的幫助下收攏余部,改編成了抗聯第八軍,謝文東也入了黨。
當年抗聯的一個軍確實沒有多少人,比較兵強馬壯的謝文東第八軍雖然有七個師、一個教導大隊和一個軍部警衛營,但總數也才兩千多人。
抗日艱難百戰多,謝文東的第八軍從兩千人打到僅剩一兩百人,副軍長滕松柏、副軍長兼七師師長赫奎武和另外五個師長先后率部投降,謝文東最后只剩二十四人,也投降了。
投降后的謝文東做了什么,史料記載不一,但是抗戰勝利后,謝文東被老蔣任命為“上將司令”后兇性大發,史料評價:“謝文東勢力最強,作惡最多,民憤最大。”
民憤最大的謝文東自然是我軍剿匪的第一目標,賀晉年回憶:“我馬上命令部隊兵分兩路,派出精干小分隊帶糧背鍋,棄馬徒步進山搜剿,幾十年為匪的謝文東,對我們的圍剿全不在乎。他拄著棍,今天竄到這個山溝,明天鉆進那個秘營,不與我軍正面交鋒,而是在深山老林中和我們周旋。使我們收效甚微。”
謝文東拒絕了老戰友、原東北抗聯第四軍軍長,時任合江省政府主席李延祿將軍的勸降,堅持頑抗到底,直到1946年11月20日,才被三五九旅五連副連長李玉清帶十幾名戰士生擒活捉,他的結局,大家不用猜也知道。
據賀晉年回憶,謝文東被俘時的場景是這樣的:“只見有個個兒不高,禿頂的胖子,耷拉著腦袋跪在地上禱告,渾身還止不住地顫抖。身邊站著的幾個人,手臉黑乎乎的,胡須老長,面目猙獰,似人似鬼。吼聲把謝匪從夢中驚醒,他抬起頭來,不自覺地說了句:“我不是……我是中央胡子謝文東。’”
謝文東被槍決前,居然還對合江軍區司令部保衛科科長王世芳表功:“我是中央國民政府任命的第十五集團軍上將總司令,我老謝頭當過抗聯的軍長,打過日本鬼子……”
謝文東被俘虜后,張黑子也在折李廷西溝的一個窩棚中被抓,可笑的是他居然還滿臉堆笑地道“辛苦”,并表示自己被捉完全是因為“運氣不好”。
謝文東和張黑子先后被俘,賀晉年又將目光對準了李華堂:“李華堂抗戰前曾當營長,九一八事變后,混進抗日聯軍,任抗聯九軍軍長。后投降日寇,充當日本特務(偽三江省地方保安局板谷特諜班密探)。抗戰勝利后,又投靠國民黨,先后被委任為東北挺進軍第一集團軍上將司令,東北第六路報國軍五師師長,第二十七軍八十四師師長等職。”
李華堂這個“上將司令”,手下的兵還沒有謝文東多,但卻比謝文東更狡猾也更兇悍,他把匪徒分成若干小股,四散奔逃吸引我軍注意力,自己帶著十八個騎兵土城大盤道流竄,在襲擾我軍通訊連時被打的僅剩兩個部下,又被我軍五個輕騎兵通訊員追上:“李華堂憑著一手好槍法,左手持‘王八櫓子(南部手槍)’,右手提‘盒子駁殼槍,急速打兩個點射,兩名戰士應聲倒下。”
激烈的槍戰中,李玉堂下巴中彈,又被手榴彈炸傷了持槍的雙臂:“大家一擁而上,把李華堂捆了個結實,放到馬車上押解回去。不料馬車出屯后駕車的馬受驚了,押車的和車把式跳下來,馬拖著車狂奔,跑到嶺下,馬車翻倒,李華堂被扣在車下壓死了。”
土匪“四大旗桿”倒了三根,就剩下一個孫榮久了:“天孫榮久,號訪友。17歲就當胡子,‘九一八’事變后,效忠日寇瘋狂殘害我抗日志士。日本投降后,他又投靠國民黨反動派,被委任國民黨中將,無惡不作。”
孫榮久在土匪旗桿中算是比較“細”的一根,他先逃到神仙洞,又逃到石猴山,最后被樺南縣大隊指導員賴慶桐帶著十六位隊員生擒活捉:“至此,長期危害人民的土匪,合江地區的所謂‘四大旗桿’全部拔掉。與此同時,我們還清剿了許多中小股土匪武裝。其中就有《林海雪原》中提到的以‘座山雕’為首的匪群。”
跟“合江四大旗桿”相比,座山雕只能算中小角色,筆者年輕時就在東北生活,聽過很多蔣軍官匪惡行,有一位族中老人,就是被土匪架在大鍋上活活烤死的,陳誠到東北把杜聿明收編的土匪大部遣散,這些土匪攜帶武器流竄山林為害四方,可是沒少禍害老百姓。
老蔣任命的三十多個“上將司令”和一兩百土匪中將少將,絕大多數都被明正典刑,他們連進戰犯管理所的資格都沒有,熟悉那段歷史,或者在東北生活過的讀者,一定對當年的胡子(土匪)兇殘有更多的了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