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記者 張桐
6月27日晚,在與日本皇居相鄰的半藏門Grand Arc酒店,日本中華總商會2025年全體會員6月例會如期舉行,為2025年上半年畫上圓滿句號。
會議伊始,日本中華總商會會長蕭敬如發表致辭。他表示,在上半年多項重點事務穩步推進的基礎上,下半年總商會將繼續圍繞“以商為軸、橋接中日、鏈接全球”這一核心理念,推進更多實質性項目落地。隨后,蕭會長圍繞“人口危機、區域合作、組織進化”三大議題,深入闡述了總商會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談及日本日益嚴峻的人口危機時,蕭會長指出,依據目前的推算,到2070年日本人口或將跌破6000萬大關,社會結構與產業格局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應對這一趨勢,僅靠短期觀光已遠遠不夠,日本需要更加主動地吸引中長期居住者,推動房地產投資及多元化的居住模式,從而在亞洲構建“共居共創”的日本形象,真正實現有溫度的國際共生。
在談及即將于11月舉辦的世界華商大會時,蕭會長特別提到,日本中華總商會已獲得200個參會名額,目前報名踴躍。總商會計劃通過“日本之夜”等主題活動提升在澳門的文化影響力與商務存在感,為會員企業拓展市場搭建更具實效的平臺。
針對企業面臨的上市難、增長緩等現狀,蕭會長進一步指出,日本中華總商會將依托其覆蓋亞洲各國的交流網絡,積極推動企業資源的跨國對接,探索更具開放性與協同性的全球華商組織新模式,助力在日華人企業提升韌性與競爭力。
本次例會的主講嘉賓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國際關系學權威藤原歸一。藤原教授長期研究國際政治、安全保障及亞洲區域秩序,著有《民主的帝國》《和平的現實主義》等,活躍于媒體評論與國際論壇,是日本國際關系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者之一。
在題為“特朗普后時代的多邊秩序與日本”的演講中,藤原教授指出,隨著美國全球領導力的式微,國際秩序正從“一極主導”走向多極分化,而美國在內政保守化與外交收縮趨勢下,日益遠離既有的多邊機制與國際規范。
藤原教授批判了特朗普式交易外交對規則體系的沖擊,強調美國通過關稅制裁、金融壓力等手段推進強制性外交,嚴重干擾國際合作基礎。他將當前局勢比作1970年代尼克松時期,提示亞洲區域面臨再平衡的關鍵窗口。
在演講的最后,藤原教授指出,在國際社會中,日本被視為“團隊型合作者”與“規則維護者”,建議日本應通過CPTPP、RCEP以及與歐盟與東盟的合作機制,在動蕩的國際環境中重新定位其全球角色。精彩深刻的演講引發廣泛共鳴,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在常務副會長徐志敏的致謝之后,會議進入各委員會的工作報告環節。
首先,涉外組組長徐志敏介紹了即將啟動的中國視察團項目。該項目為時隔五年再度恢復,預計將于8月分批前往山東與北京,為希望深入了解中國城市規劃與產業生態的會員企業提供切實對接平臺,探索全新產業交流模式。
商務開發組的產業視察運營委員會委員長蔣馳隨后介紹了即將在9月展開的上海實地考察計劃,聚焦AI與機器人產業發展,擬于委員會內設立“AI與機器人自動化部會”,以加強會員企業間在智能制造與前沿科技領域的合作,推動技術融合與成果轉化。
會員交流委員會副委員長吉野由美分享了該委員會在推動會員橫向聯結、提升文化認同方面的三項重點品牌活動,包括舉辦觀劇交流、組織文體體驗及創設CCCJ MUSIC NIGHT等活動,展示出文化運營與社群凝聚的持續能力。
會員增強委員會委員長中馬哲則匯報了會員擴展成果。據介紹,2025年上半年新入會企業達60家,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蕭敬如會長親自為這些新會員代表頒發徽章,體現了總商會對新成員的重視與支持。
6月例會在專業、務實、熱情的氛圍中穩步推進。日本中華總商會正以更加成熟的組織形態和開放的合作姿態,在變局時代中開辟華商共贏的新航路。(攝影:蔡鵬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