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雪藏,好不容易獲得"恩赦"重新復寵,結果沒過多久又被打入冷宮。這一次,詩妮娜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但她顯然還沒認清現實。
第三次雪藏,也就是現在這次,詩妮娜被"安排"在德國,表面上是享受貴族生活,實際上就是變相流放。她在那里參加什么公務活動,打扮得花枝招展,以為能重新引起泰王的注意,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次下來,詩妮娜應該明白了:在蘇提達面前,她就是個弟弟。
蘇提達為什么這么厲害?因為人家從一開始就沒把這當成愛情游戲。

她背后站著軍方,這在泰國意味著什么?那就是最硬的靠山。更厲害的是,她還生了個瑞士幼子,這等于是給自己買了份長期保險。
前朝后宮,蘇提達都能說得上話。這種全方位的影響力,不是光靠美貌和寵愛就能得到的。
再看詩妮娜,除了泰王那點若有若無的感情,她還能依靠什么?沒有背景,沒有勢力,連個像樣的盟友都找不到。這樣的人想跟蘇提達掰手腕,不是找死是什么?
最近詩妮娜在德國參加了兩場公務,她的粉絲們又開始幻想了,以為這是復寵的信號。
結果呢?完全就是自導自演的獨角戲。
詩妮娜精心打扮,努力營造要回國的假象,但蘇提達在曼谷輕輕松松就把她的美夢給粉碎了。這種落差,真的讓人看著都心疼。

說白了,詩妮娜現在就是在自我安慰。她參加那些所謂的公務活動,更像是在給自己找存在感,告訴自己還是重要的。但現實是殘酷的,沒有蘇提達點頭,她連泰國的門都進不了。
這種自欺欺人的表演,看著真的挺可悲的。
蘇提達的手段真的是爐火純青。
她一邊暗中監視詩妮娜的一舉一動,確保這個"威脅"永遠不會回來;一邊跟泰王在公開場合大秀恩愛,營造夫妻和睦的完美形象。
這種雙管齊下的策略,把詩妮娜死死地釘在了德國。即使泰王心里可能還有詩妮娜的位置,但面對蘇提達的軟硬兼施,他也只能裝糊涂。
泰王又不傻,蘇提達背后的軍方勢力可不是鬧著玩的。為了一個女人去得罪這些人,怎么算都不劃算。所以即使他知道蘇提達在搞小動作,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就是政治的殘酷性——即使是泰王,也得在感情和現實之間做選擇。
這場較量從一開始就不公平。
蘇提達和泰王的結合,本質上就是政治聯姻。兩個人各取所需,泰王得到穩定的后宮和強大的政治支持,蘇提達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
而詩妮娜呢?她天真地以為愛情能戰勝一切,以為泰王的寵愛能保護她一輩子。在王室這個血腥的權力場,這種想法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真愛?在權力面前,真愛連個屁都不算。這不是瓊瑤劇,沒有什么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浪漫橋段。這里只有冰冷的利益計算和殘酷的權力斗爭。
現在詩妮娜手里還剩什么牌?只有一張——提幫功。
這個孩子是她和泰王的兒子,也是她唯一能指望的東西了。如果她能把重心放在撫養孩子上,展現出母性的偉大,說不定還能在泰王心里留下一點好印象。

但問題是,詩妮娜似乎到現在都沒想通這個道理。她還在幻想著能夠重回權力中心,還在做著復寵的美夢。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會讓她離現實越來越遠。
聰明的做法是什么?低調!好好帶孩子,好好過日子,等待時機。但詩妮娜顯然做不到這一點。
說句實在話,詩妮娜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認清現實。
跟蘇提達硬碰硬?那就是以卵擊石。人家有軍方撐腰,有完整的權力網絡,有泰王的依賴,你拿什么跟人家斗?
不如學學忍辱負重,先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在德國安安靜靜地生活,好好照顧孩子,培養自己的實力。說不定哪天蘇提達出了什么問題,詩妮娜還能有翻身的機會。

但前提是,她得先學會收起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學會在現實中生存。
可惜的是,詩妮娜似乎永遠學不會這一點。她還在那里做著貴妃夢,還在等著泰王來救她。
詩妮娜的故事,就是一個關于現實有多殘酷的教科書。
她以為自己有了泰王的愛就能在王室橫著走,結果被蘇提達教做人。她以為美貌和寵愛就是一切,結果發現在權力面前這些都是浮云。
最悲哀的是,她到現在可能還覺得自己是被冤枉的,還覺得蘇提達是靠陰謀詭計才坐上王后之位的。
但事實是什么?蘇提達就是比她聰明,比她有手段,比她更適合這個殘酷的環境。這不是什么陰謀,這就是實力的體現。

在王室這個地方,不是你有多美、多受寵就能贏。你得有腦子,有手段,有背景,有實力。詩妮娜這些都沒有,輸了也是活該。
詩妮娜的"真愛"敗給蘇提達的政治婚姻,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
在泰國王室,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天堂。這里是權力的競技場,是智慧與實力的較量場。詩妮娜敗了,敗得徹徹底底,但這也怪不了別人。
現在的她,最應該做的就是醒醒,別再做那些不切實際的夢了。在德國好好生活,好好帶孩子,這樣的人生其實也不算差。

至于重回權力中心?還是省省吧,蘇提達是不會給她這個機會的。
這場游戲,從第一天開始就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