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了許久,還是想寫這個題材,哪怕沒有流量,也要說幾句心里話;
每逢高考,有人歡喜,有人憂愁,基本上,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可是,又有多少家長,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是不是讀書的料?
那些考高分的學子,真的是他們刻苦嗎?無一例外,背后必然是基因攜帶了天賦;
當然,不排除一些落榜的學子,荒廢學業,但是,絕大部分學子,他們的天賦,早就注定,未來只是一個普通打工人。
6月28日,由人民日報發表的河南女孩高考288分,父母不憂反喜的視頻,事件經過幾天的發酵,最后,還是刪除了,疑似宣傳的價值觀塌方了,網友扒出,高考女孩288分父母慶祝,實際上就是一種流量炒作。
說實話,當初河南女款288分事件,在網上走紅以后,還是感覺挺別扭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既然讓子女讀書15年,必然其目的,就是讓子女,上一所高大學,將來有一份好工作諾。
結果,女兒高考成績出來以后,一家人歡喜的樣子,簡直出乎意料。
即便一家人,都解釋:“這是考的最好的一次!”
也就是說,平時模擬考試成績,也就二百多分,學習成績不好,她有沒有天賦,有沒有努力,我們都不知道。
但是,作為父母,心知肚明,女兒高考成績必然在200多分。
接下來的路,無非兩條,一條就讀大專,一條放棄學業提早進入社會。
前者,前路渺茫,而后者,父母卻是一個不錯的“引路人”。
正如網友扒出的信息,288分女孩的父母,是一位靠著流量變現的探店博主。
也正如大家猜想的那樣,這一場河南女孩高考288分,父母歡喜,不過是一次,精心策劃的作秀,
其目的,就是一改往日高考風氣:
考高分孩子的父母,秀子女優秀成績,考低分孩子的父母,難道不能秀子女也“優秀”嗎?
人民日報幫忙宣傳,本來,也是出于好意,
讓考低分的家長,不要給平庸的孩子壓力;
每年高考,考取低分成績的學子,他們不僅僅要遭受父母的抱怨:十五年花了多錢,花費了多少精力,
以及,還有親屬朋友們,心照不宣的“看不起”。
本來,高考不是注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只是一個新的起點,父母就應該平常心看待,不炫耀,也不打擊;
再看當下,父母們互相卷,還要卷孩子的成績,實際上,進入大學的學子們,未來進入社會,依舊是千萬牛馬中的一員。
人民日報,心意是好的,在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但是,一個人的精神層次,再高大上,也擺脫不了,三餐四季,尤其是當下,眾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
再回看這一場河南女孩高考288分事件,
從價值觀上來看,這一家人都是戲精,為了流量,故意作秀引人關注。
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上去看,你們又該作何抉擇?
人人平等,真的平等嗎?
千千萬萬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目的不就是賺錢養家,過上好日子?
如果你們的父母,在社會摸打滾爬幾十年,發現了一個賺錢的路子,
明知自己孩子天賦平庸,會不會做一個“引路人”,讓孩子過上好生活。
有人會說,父母急功近利,沒有正確引導子女的價值觀,在座的諸位父母,讓孩子隨波逐流,又有多少人,成為了人中龍鳳?
其次,高考只是起點,288分女孩,未來如何,無人知曉,只要不偷不搶,作秀,炒作都可以理解。
高考過后,河南288分女孩,年滿18歲,還沒有進入社會,就看到了大家的惡意,是嫉妒嗎?
人性最大的惡:嫉妒別人,見不得別人好,
嘴上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按部就班,就一定正確,另辟蹊徑,就一定錯誤。
大家都在吃的飯,她憑什么就吃不得?
那么,你們對于此事,有何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