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這時候正是嫩玉米上市的季節,很多人看到都會買上一些來解饞。玉米營養豐富,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維生素E、葉黃素以及多種礦物質。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健康;維生素和礦物質則是身體代謝不可或缺的元素;葉黃素則對眼睛健康也很有好處,很多人夏天不想吃飯,但是營養卻不能少,因此玉米就成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玉米好吃,營養價值高,而且玉米也是粗糧,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多吃粗糧對身體好,但是因為一次腸胃病,讓我了解到玉米也并非人人皆宜,后來咨詢過醫生后才知道,對于某些特定人群,過量食用玉米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負擔。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玉米的食用禁忌以及如何更好地保存玉米。
1、缺鐵性貧血的人群
玉米中含有一種名為“植酸”的物質。植酸看似是一種營養物質,但是對人體也有一定的負擔,因為植酸會與非血紅素鐵結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難以被腸道吸收的復合物,從而降低身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尤其是對于本就面臨鐵缺乏困擾的貧血人來說,經常大量食用玉米,可能會影響鐵的吸收,從而加重貧血的情況,這一點要注意!
2、有腸胃疾病的人群
玉米中富含豐富膳食纖維,對于健康的人來說,經常食用可以改善便秘,清理腸道垃圾的好處,但對于已經有受損或功能減弱的消化道的人來說,卻可能成為負擔。因為玉米堅硬的外皮,就算吃的時候嚼得再碎,也很容易對脆弱的胃黏膜產生物理性摩擦,可能加重潰瘍或炎癥的不適。此外,大量的纖維在消化過程中需要胃腸更努力地蠕動,這對于存在蠕動功能本身較弱的人群來說,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會誘發腹痛等消化不良的情況。
當然如果真的要食用也并非不可,可以把玉米打成玉米汁來喝,還有要注意,吃了玉米之后盡量在短時間內少吃豆類薯類食物,因為容易產生脹氣。
3、血糖高的人群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知道玉米屬于粗糧的一種,是健康的美食,因此很多人喜歡吃玉米,但是玉米中的糖分可不低,尤其是對于甜玉米來說,糖分更高,但這種甜味背后是實實在在的碳水化合物,意味著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較快、幅度較大。這對于需要嚴格控制血糖的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利于血糖的平穩管理。
以上就是不適合吃玉米的三種人群,我也是剛知道,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不妨收藏起來,或者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吧!當然玉米也并非洪水猛獸,要健康的吃,合理的吃,對身體才有益處!
下面再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長久地保存玉米
將玉米剝皮洗凈后,放入鍋中,加入少許鹽,水開后把玉米放入鍋中煮3分鐘左右,然后撈出迅速與冰水混合,這樣可以快速鎖住玉米鮮甜和脆嫩的口感,然后瀝干水分后,用保鮮袋密封好,放入冰箱中冷凍,吃的時候直接加熱即可食用,吃起來和鮮玉米口感一樣,此方法只要保存得當可以存放半年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