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是從來不看新聞聯播的,因為只有宣傳沒有新聞。昨天一個讀者給我發了段視頻,聯播的畫面里,劉強東的身影被鏡頭穩穩地捕捉了整整三秒。
他端坐于達沃斯論壇工商界代表座談會的第一排,與總理相對。這短短三秒,沒有激昂的背景音樂,沒有華彩的修飾語言,卻無聲地傳遞出一種沉甸甸的肯定。
記得幾個月前,央視宣傳報道過類似的工商界活動,當時鏡頭掃過前排,有馬云、任正非、雷軍、王興這些人,時間也不短。
但那次,劉強東沒出場。這次不一樣了,他是作為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聯席主席去的,而且,是聯席主席里頭唯一一個代表互聯網企業的。
央視作為中國最權威的宣傳節目,三秒的特寫意味深長。
最近一段時間,劉強東公開露面的次數好像多起來了。上個月在杭州的青年企業家大會上講過話,六月中又被國家發改委公布擔任這次論壇的聯席主席。就在“618”大促前一天,他還和不少媒體聊了將近一個小時。現在又在新聞聯播上有了清晰的畫面。
為什么這次關注度這么高?可能跟他最近總提的一些想法有關。
他講“正道成功”。這個話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說做生意要規矩,不賣假貨,價格實在。另一層是講對員工要負責。他自己算過賬:去年京東總的交易額很大,有4萬多億,公司凈收入11588億,但最后算下來的凈利潤是400多億。可這一年,光是發給員工的工資就有1161億,給員工交的五險一金是180億。從2007年到現在,光給員工交的五險一金,加起來就超過了1000億。
劉強東說過,如果京東用外包的方式雇人,這1000多億是可以省下來的,可以變成公司的利潤,或者他自己的錢。但他沒這么選。最近三個多月,京東就新招了超過12萬全職的快遞員、配送員(騎手)。現在京東的員工總數已經達到90萬人。90萬人,背后就是90萬個家庭。他說,要讓員工過得好,有尊嚴,老了有依靠。
這個想法,和現在國家提出的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向,是合拍的。
他還提了一個“三毛五理論”。簡單說,就是如果有一塊錢的利潤機會,京東只拿七毛。這七毛里頭,三毛五給員工團隊,三毛五留著公司發展用。剩下的三毛,讓給合作的伙伴們。
在“618”前那次交流里,他也說了類似的意思,作為零售商,京東最多只拿三分之一的利潤,把三分之二留給合作的品牌商。他覺得只有這樣,品牌商才能好好發展,整個行業才能長久。
比如賣家電,京東自己只賺3%到4%的利潤,但幫合作的國內家電品牌把凈利潤做到10%左右。他說,不能靠壓榨供貨的小商家、小品牌來賺錢,也不能光靠互相壓價搞“內卷”。得讓合作的商家能賺到錢,這樣他們才能活下去,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這個路子,和他提到的“正道成功”是一回事,就是大家都有得賺,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聯播那三秒鏡頭,或許就反映了對這種實實在在做事方式的某種關注。
劉強東自己也說過,現在的京東,早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了。他把京東經營好,最樸素的愿望,就是讓跟著京東干的這90萬個家庭,心里踏實,活得有尊嚴。
回頭看看,很多行業、很多公司還在互相較勁,比誰價格更低,比誰成本壓得更狠,搞得大家都很累,甚至一起受損。
如果上上下下在利益的分配上,不是搞掠奪后卷款去海外,而是能像劉強東強調的這樣,走“正道”,講點“三毛五”的分配,少點“卷”別人也“卷”自己的惡性競爭,多點讓合作伙伴、讓員工也能過好的心思,可能整個社會矛盾會少很多。
給員工上社保、給合作方留合理的利潤空間,這些事,看起來是少賺了點,但能讓生意更長久。而那些克扣員工保障、拼命壓榨供應商的做法,短期看可能占了便宜,長遠看則是自掘墳墓。
劉強東這次上了央視宣傳的這三秒,背后應該是呼喚商業常識的回歸。最終整個社會經濟和分配體系能否回歸到常識,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